​空军军医大学文职人员奋战疫情防控一线

2020-02-06 | 滚动新闻来源: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张静 刘富建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黄博

除夕之夜的江城武汉,因为一场疫情成为世界关注的中心。除夕之夜的古城西安,空军军医大学150名白衣战士主动请缨驰援武汉。

医疗队进驻的第三天,两名重症患者满足条件出院;进驻的第四天,完成100余份样本的核酸检测;进驻的第五天,完成500余患者全面筛查……

在这支医疗战线上的英勇之师中,不仅有广大军人当先锋、打头阵,还活跃着一群奋战在抗疫一线的文职医生、文职护士、文职技师。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军队文职人员。


“我们时刻准备着”

除夕凌晨4点50分,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胡世颉给父亲发了一条微信:“爸,我被抽调抗病毒去了。”7点36分,老父亲回复四个字:“不辱使命!”

两年前,军龄20年、38岁的胡世颉响应国家和军队号召,主动递交申请,转改为一名军队文职人员。

戎装虽换,初心不改。驰援武汉的集合号吹响后,他第一时间请战。医疗队正式进驻武昌医院,他第一时间进入ICU病房展开诊治。他说他擅长危重病人救治,救人要紧,他先上!

听到驰援武汉的动员令时,唐都医院呼吸内科主治医师马瑞娜刚刚开始她的夜班,她第一时间主动请战。“现在武汉需要援助,家国为大,使命至上!我支持你去,家里交给我!”与她同是军医的丈夫、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李敏非常支持妻子的决定。2018年两人双双响应号召转改文职,“身份变了,作风不能变!”他们说,这是责任、也是使命!

蔡悦和陈宇,分别是西京医院心血管内科、麻醉外科的主治医生,也忙碌在救治患者最前线的隔离病房,培训护理人员掌握重症监护工作要点,对重症患者科学制定治疗措施。他们说,越是危险的地方,越要向前冲!


“岗位就是战位,必将全力以赴”

“向党组织请战,我有5年监护室和传染科工作经历,愿意奔赴一线贡献力量。”唐都医院传染病科护师赵春光,结束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任务后马不停蹄投入列车医疗队驻训,本想趁过年假期好好陪陪老人和不到1岁的孩子,却又再披战袍踏上抗疫前线。

作为一名男护师,赵春光重活、累活抢着干。由于对口支援的病区以前是骨科普通病房,护士对操作呼吸机不太熟练,当一名血氧饱和度下降到76的重度患者需要使用呼吸机时,他熟练操作,使患者的危重情况得到缓解。

“我是党员,我先上!”西京医院血液内科2019年新聘军队文职人员护士郝婉婷,是一名在一线忙碌的90后。她甚至还没来得及照一张向往已久的“孔雀蓝”制服证件照,就来到了抗疫一线。她根据患者的病情制定严格精细的护理措施,向患者耐心说明本班将要进行的护理措施、治疗方案,解释疾病发展变化的情况,安抚患者情绪,帮助患者树立信心。


“平时摔打磨炼,只为保战时打赢”

“我有丰富的重症肺炎感染护理经验和防疫洗消工作经验,我请战驰援武汉。”首批转改文职人员、西京医院神经外科护师霍军丽坚定地说。从汶川抗震救灾、卫勤使命演习、玉树地震救援,到如今抗击疫情,她总是冲在第一线。

同样,经历众多重大任务考验的还有空军986医院护师吴婷婷、李琳。“地震、火灾救援,抗击埃博拉、国际维和,无论多艰难危险的任务,只要一声令下,军人总是冲锋在前,只要需要,我们也可以,绝对没问题!”这次抗击疫情,她们再次携手同行。

ICU环境消杀、医疗垃圾处置、患者排泄物无害化处理、呼吸机管路消毒……厚厚的防护服下,是她们对初心的坚守、对使命的担当。

作者:黄博 张静 刘富建

责任编辑:贾志强

相关文章

更多精彩,请下载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