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教”“混学”是一对双胞胎

10-28 11:42 | 教育+来源: 中国青年报

“混教”和“混学”往往是一对孪生兄弟,二者如影随形,彼此相互“鼓励”和“包容”,有“混学”想法的学生巴不得老师“混教”才好,反正自己也不想学。“混教”的老师本身就在“混”,学生在那瞎“混”他才懒得管,或者说,自己压根儿也没底气去管。于是大家互相熟视无睹,互不干扰,互不“揭发”,“和谐”而“愉快”地“糟蹋”着宝贵的大学时光。

但是,从教师在教育中的主导作用和地位来看,“混教”是“混学”的根源。一种观点就认为,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如果老师拒绝“混教”,对教育事业全情投入,对教学刻苦专研,对学生要求严格,经常加以提点和敲打,那么学生想“混学”可能还真的有难度。
老师“混教”原因有四:一是实在没精力“教”。写论文报告、做科研课题、搞专业建设、整教学成果,评高级职称,哪项工作不需要“白加黑”绞尽脑汁?哪项工作又不是与自己的切身利益挂钩?使劲儿把个人事做好了,名利双收;使劲儿把学生教好了,未必立竿见影。人的精力本来就那么多,顾此就会失彼,用在个人身上时间精力多了,用在学生身上的时间精力自然就少。而且,一个班的学生数十个上百个,压根儿也管不过来。
二是没有料“教”。不排除有些学校,为了节省办学成本,一些教师都是临时抓差来“救急”“补天窗”的。这样的学校能保证有人在课堂上就算好的了,哪里还谈得上有“真才实学”,哪里谈得上“花心思”去琢磨和提升教学质量。他们能做的就是对着讲义照本宣科,一节课连头也不抬,讲到下课赶紧“拍屁股走人”。
三是不屑“教”。客观地说,有些教师真有水平,学历职称也高,博士博士后副教授教授头衔都有。在他们学术逻辑、思维定式的法眼里,高职生“没法教”“悟性差”,找不到成就感。有的老师由于自身调节功夫欠缺没能因材施教,一开始也可能还努力着,可是往往到了最后,对学生失去耐心,不再去管了。自己“混个”教学工作量罢了。
另外,老师们除了忙个人事情外,还承担了大量的任务。国家级省级的各种考核、各样项目的指挥棒一个接着一个在学校头顶挥舞:今天是教学成果奖、明天是信息化大赛,后天是教学资源库建设、重点专业群建设,大后天是现代学徒制试点、教学诊改,再过两天又有优质校和各种50强申报,说法不断翻新,项目层出不穷。这些任务最终还是落到教师身上,累得他们疲于应付,哪还有心思去教书育人。
刹住“混教”顽疾,借此杜绝学生“混学”,真正提升高职教育质量。首当其充的是强化师德考核。如果教师不真正把教育当成事业,不是发自内心地爱学生、爱教育,而只是当成谋生手段,那么“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立德树人的目标就难以真正实现。但师德考核弹性大,往往是流于形式。这一点,可从师德负面清单入手,进行刚性设计。
其次要切实为教师“减负”。上级对于老师和学校的各种考核,各种指挥棒,从本质上说,就是基于对老师、对于学校的不信任,认为学校离开指挥棒、离开上级指挥和考核就办不好了。所以,上级还是要放权给学校,收手停止乱舞指挥棒。尽可能少管、多服务。让学校和老师都静下心来,专心致志地把心思、把精力用在教学和育人这个刀刃上,心无旁骛地做有良心的老师和有良心的教育。
再次是引入第三方评价、实行教考分离,以此检验老师的教育质量和学生的学业质量,彻底打碎“混教”“混学”白日梦,让老师和学生都无法“混”再下去。

作者:刘文明

责任编辑:原春琳

更多精彩,请下载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