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生“黑马”团队实现“裸眼看3D”

12-21 17:15 | 教育+来源: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张傲 吕坤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孙海华

现实的物理世界是三维的。然而,现有的二维图像采集及显示技术,无法记录和重现出场景的三维深度感。

从1922年第一部立体电影上映,人们就一直在寻求更好的立体成像技术。无论是科幻电影里的全息画面,还是出现在各大游戏厅里的VR体验区,人类都在不断追求着立体成像塑造的真实感,以求享受三维显示带来的视觉盛宴。然而,市面上现有的三维成像技术并不能满足用户需求。

针对这一困境,由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第一期创新创业实验班多名本科生组成的holoscreen团队耗费一年时间,研发出Holoscreen空间立体显像仪——该显像仪无需任何辅助设备,就能实现观众裸眼看3D的美好愿望。

在前不久结束的第四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上,这一项目一举夺得全国金奖,项目团队也成为金奖获得者中为数不多的本科生项目团队。

2017年9月,第三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举办。当时还是一名大赛志愿者的西电科大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本科生张文虎,在观看了诸多优秀团队和项目展示后,深受激励和启发。作为“三维显示发烧友”,他产生了一个愿望:做出一款真正的裸眼3D产品,为人们带来真正意义上的视觉盛宴。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很快,张文虎便找到志同道合的伙伴组建Holoscreen团队,开始了项目调研。

他们发现:市面上有关如何实现三维显示的资料很少。传统的二维显示器,都是从人眼的结构特点入手,利用双目视差原理,达到视觉欺骗的效果,以实现“伪”立体视觉感。“比如,市面上的VR眼镜、金字塔展柜等,利用的都是这样的原理。”

“而目前的真三维技术,主要是体三维显示技术和全息技术。”张文虎告诉记者,全息技术一般只能生成静态的三维光学场景,很多技术原理还未应用。体三维显示技术则成为三维显示最前沿、最实用化的技术,受到国内外广泛重视,“因此,研制出真正属于中国的高性能体三维显示技术,对于我国占据真三维显示领域的科技制高点十分有利。”

Holoscreen三维立体显示仪的打造,经历了漫长的打磨过程。从最初的空间立体显像算力不够、结构不稳定、投影帧率低,到后来采用GPU算法优化、激光校准反馈、DLP高端光学芯片,产品几代更迭,最终突破了软件算法技术壁垒,实现了无需任何辅助设备,通过肉眼就可以看到无死角真实三维体,即裸眼看3D的效果。

不仅如此,精密的机械结构、高速的处理芯片、高性能的光学引擎,以及新型空间成像仪的切换速率,使得HoloScreen可达到每秒钟4000帧的速率,是市面上3D电影的33倍,能够让观众拥有超3D的电影体验,也实现了高端的三维交互体验。

作为纯本科生团队,Holoscreen在校赛前默默无闻,团队成员们抱着“重在参与”的态度,参加了“互联网+”校赛。事实证明,他们的原创项目具备“黑马”实力。

决赛前期,团队项目“HoloScreen空间立体显像仪”还晋级中央电视台《创业英雄汇》总决选,与全国优秀创业者同台竞技。作为项目负责人,张文虎参加了项目路演和节目录制。录制结束时,项目一举拿到了3个满额投资意向,这也为团队后期将项目付诸实践提供了很好的合作伙伴。

对团队成员来说,参加大赛的过程让他们见识到了许多研究时间长、专利数目多的项目,与之相比,holoscreen团队只有1年多研究时间,这使团队成员感到“需要付出十二分的努力,不断改进并寻找新的突破点。”

采访中,成员们形象地将团队的分工比作“画饼”和“揉面”。“画饼”组主要负责市场调研、文案和技术报告的编写、市场的宣传和策划;“揉面”组则主要负责技术的研发和改进。这样的有序分工,为团队进一步提升产品性能打下了良好基础。

对于研发过程中的分歧。团队的解决办法是每个人先按自己的想法去做,最终做出的成品哪个更有说服力,就采用哪个。在一次确定市场营销点的讨论中,几个成员在电话里讨论到凌晨3点,一次次的想法提出、分析质疑、驳倒重提后,终于敲定。在团队成员看来,“这样的过程,对廓清思路、统一思想大有益处。”

作为本科生,holoscreen团队的创业之旅只是个“开始”,距真正的成熟化和市场化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西电科大创新创业学院副院长朱伟告诉记者:下一步,“HoloScreen空间立体显像仪”将面向对人流量有极大需求的品牌连锁游戏厅和高端商场等达成战略合作协议,为其提供更新颖、更吸睛的引流方式。(教育科学部编辑)

作者:张傲 吕坤宁 孙海华

责任编辑:郭艳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