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跨年 | 密密麻麻航线图 自信不负此年

有句鸡汤文,说一个人喜欢回忆过去,是因为现实过得不如意。才不是呢,或许,是为了整理好前尘往事,轻装开始新的一年。

12-27 00:49 | 情感来源: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作为一个整理控,年末不整理自己一年的所作所为,是不可原谅的。盘点一年去了哪些地方,是我年终晒朋友圈的大事。

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厦门、成都、西安、天水、西宁、环青海湖、张掖、银川、庐山、华山、烟台、阿克苏、敦煌、六安、合肥、宁波、长沙、衡阳、古徽州……对照手机相册,列出这些地名,一年的时光就在脑子里如电影快进般刷刷晃过。

曾经有个合租室友,是一名石油销售员,一年飞了126趟;还有个大学同学,一名飞机销售员,因为飞得多,一度依靠延误险赚了不少钱;我没有那么高的出差频率,工作数年,每年出差次数保持在20~30次,除去高铁,2018年的数据是飞行34次、92小时20分钟。

这么一比,其实也不算多。不过,自从开始使用某款记录飞机行程的App,看着几十万公里的里程数字,和密密麻麻的飞行航线图,在一年辞旧迎新时,在朋友圈晒出这一年的轨迹,油然而生一种不负此年的自信。尽管年初的诸多flag大都没完成,但数字和地名似乎能证明这一年我没有虚度。

之前朋友圈刷屏过足迹地图,打卡,是这个时代的证明方式,简单、快速、直观,用数量代替质量,毕竟哲学家告诉我们,量变能引起质变。

我一度也是这样的,发一条朋友圈,隔几分钟就得看看多少人点赞、多少人评论。什么,半小时过去了还不到10个赞,我的照片拍得不好吗,我的文案不够有趣吗……尤其是跨年朋友圈这样的大事,相当于贺岁片、年终趴,不发则已,必须惊人,以至于数赞数得太投入,都快忘了自己为什么要发这条朋友圈。

我,是为了记录故事啊。

中学时候,我有两个理想:成为一个作家、周游世界;长大后,理想发生了“降级”:没当成作家,没能周游世界,但到达过中国的每一个省。我经常发现,回忆起一个地方,很多故事是跟交通工具有关的,路上,是记忆的触发点。

大一暑假,去贵州一个山村做社会实践,我和一群十八九岁的同学,坐了28个小时硬座,坐得腰跟眼睛一样直;某年旅行,在新疆的乡村搭车,上了一辆运马的货车,前面坐着我和司机,后面坐着马,白云下面是青青的草原,十分潇洒;一次出差,在广西崇左的江上漂了两天,40度高温蒸腾起的水汽,觉得自己得到了升华。

在每年年末的家族聚会上,老人总会讲起过去的事。外公年轻时候走南闯北,从江南一路跑到北国,是家族中最见过“世面”的。他至今津津乐道的,有不少是发生在路上的故事:一年大雪纷飞时,赶时间,骑着一辆只能上坡、下坡得下车推的破自行车,大汗淋漓地骑行在一片苍茫的华北平原上;去青岛出差忘带介绍信,幸好在火车上认识了一个人,相谈甚欢,得以在人家家中借住一宿;那时候坐飞机,飞机餐餐具都是精致的不锈钢制品,去北京降落在南苑机场,一出机场觉得首都怎么长得像农村……

只可惜,那时候没有互联网,更没有微信,不然,这些段子一样的故事不都是能集一百个赞的朋友圈好素材?外公只能讲给我们听,我不问,他或许也不会想起,毕竟,都是几十年前的事了。

作为家中和他经历最像的后辈,每次出行,我都跟外公“汇报”要去哪儿。他往往淡淡一笑,然后说起几十年前,那里是什么样子。那个场景,总让我想起退隐的武林高人。

有句鸡汤文,说一个人喜欢回忆过去,是因为现实过得不如意。才不是呢,或许,是为了整理好前尘往事,轻装开始新的一年。等我老了,我也得整理整理跨年朋友圈(如果那时还有朋友圈),给后人讲讲我当年的故事和事故,就像一个退隐的武林高人。

作者:白简简

责任编辑:汪文

更多精彩,请下载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