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建设的年轻人:2019,我们继续奋斗在这里

01-01 02:21 | 要闻来源: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见习记者 温维娜

跨年前夕,新成昆铁路小相岭隧道仍然秩序井然地运行着,幽深的隧道内,越往前走机器的轰鸣声越大。中铁隧道局成昆项目二分部质量总监王金琳站在这局促、嘈杂的空间里,身上蓝色的工服被油污与汗渍染成了深色“迷彩”,他侧着头仔细检查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质量方面的缺陷问题,这是王金琳每天的必修课,年终这天也没有停止。作为质量总监,他需要为今年的施工质量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王金琳驻立的地方是新成昆铁路中的核心控制性工程——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的小相岭隧道。2016年,中国中铁的一批年轻人接过“老成昆”前辈们的旗帜,扎根基层,为凉山百姓修好“致富路”。

站在第二个年头的尾巴上,眺望第三个年头,这群隧道战士心中的豪情与隧道深处传来齿轮摩擦的声音、高压风管呜咽轰鸣的声音、装载车呼啸而过的声音……相互交织、从未停止。

今年7月,本报刊发的融媒特稿《半个世纪的青春接力》,记录了祖孙两代接力修建成昆铁路的故事,许多读者为这群身居大山的“逆行者”点赞。不久前,本报与中铁隧道局策划了首期“职业互换体验”。记者深入小相岭隧道,进行为期1个月的驻点采访,与一线工人同吃同住。隧道建设者来到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感受用脚采访、用笔还原的优良作风。今日起,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陆续刊发记者发回的稿件、图片及以移动端为主的新媒体作品,记录建功基层的青春。

一座山 一群人

走出项目地,正在掘进的小相岭隧道就在眼前。这座全长21.775km的隧道里充满了暗河、断层、岩溶等多种不良地质,被专业人士评定为“Ⅰ级高风险隧道”。

王金琳刚来到这片土地时,目光所及都是崇山和遍地的索玛花。现在,中铁隧道局的年轻人在山石林立中打开一个豁口,已经挤出这条出山通道的雏形。

从入职隧道局初期,王金琳就一直听着老成昆线上沙木拉达隧道的传奇故事,两年前,王金琳了解到新成昆要开始修建了,他想在前辈们奋斗的地方去感受“修一座隧道而生的豪情,“说走就走”。来到中铁隧道局成昆项目之后,王金琳从技术员做起。

“完全不了解隧道的工序,不知道这个程序做完,下个是什么。”为了尽快让工作上手,王金琳只能靠自己主动去琢磨,先看图纸,再熟读规范,只要有空余时间,他就往洞里钻,哪一道工序不清楚,他就站在旁边看,实在不懂,就拍拍工人的肩膀,问两句,琢磨过来后,接着盯着前方看。一天下来,王金琳有七八个小时都呆在隧道里,微信运动的步数都超过10000。

90后地质工程师陈杭桥在隧道施工最前方捡起几块岩石,掂了掂,准备回去做岩性鉴定,这是超前地质预报工作的一部分。“老成昆铁路的沙木拉达隧道没有先进的预报技术,很多工人因此牺牲。”陈杭桥坦言,自己的工作目就是预警,通过对隧道施工最前方掉落的岩石进行分析,判断出在即将掘进的前方,岩石状况如何,“知己知彼”更好地与自然博弈。

上世纪60年代,为加快三线建设,中央决定修通成昆线,打开大凉山。全长1096公里的老成昆铁路,曾有30多万人参与修建。“那个时候没有超前地质预报,很多人因此牺牲。”陈杭桥坦言,“现在有了超前地质预报这项新技术,工作的安全性有了保障。”

大山深处,需要有文化有理想的后来者。“奋斗不只为自己,还为了想走出大山的百姓。”台车版核心成员孙晓刚操作新机器——三臂凿岩台车,仅需4人就能完成过去24人的开挖工作;机械队长王定枝带领大家探索出养护混凝土的好办法……越来越多掌握新技能的年轻人来到这里,新成昆有了新力量。

无数名年轻工人在这里日复一日,他们活在混凝土弥散的空气中,钢筋和钢丝网交错的台架下,也隐身于“挑战‘修路禁区’”的神话下。人们似乎习惯了这些衡量建筑难度的数据,但往往忽视了,在数据的背后,伫立着一群刷新甚至冲击着这组数据的人们。

这里是个战场,要胜利,就不能后退

想要修好一座隧道,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因为自然环境的“压制”,小相岭隧道掘进更加艰难。2017年4月29日,隧道施工前方突然发生涌水,正准备洗澡休息的王金琳接到电话后,拽起床上的衣服,套好,就往门外跑。

穿好雨靴,王金琳一手拿着手机拍摄影像画面,一面和同事加快脚步到隧道出水的地方查看情况,并商量解决方案。“隧道外面就是村庄,不能让水流出去!”王金琳和现场的同事当机立断,撤离现场工作人员,并指挥大家用沙袋筑起防线,将水流堵在隧道内,用抽水机将水抽排出去。

一番忙碌后,隧道涌水的状况控制下来,王金琳调转枪头,立马赶回办公室,撰写汇报材料,将影像资料和现场情况第一时间汇报给专家和领导。

“我们一定要快!慢一秒,都不知道会有什么事情发生。”在这场与自然的博弈过程中,他们获胜了。

进入正在修建的小相岭隧道,充斥着粉尘和机器轰鸣声。越往隧道内部走,就会眼睛酸涩,持续耳鸣。隧道正前方的施工工人靠击掌、拍肩这些肢体语言进行工作交流。味道刺鼻,口罩不出3小时就变黑。机械振动,让渗出的水流混着黑泥掉在工作人员的身上。毕业后就来到小相岭工作的陈杭桥已经习惯了这样的工作环境。

小相岭附近娱乐设施很少,去最近的镇上步行需要30分钟左右。碰上值得庆祝的事情,大家结伴去镇上,把酒言欢,去镇上唯一的一家KTV,不管“有没有跑调”先嗨唱一番,释放一身的疲累。

陈杭桥算是其中的“麦霸”,乐感不错的他平时也会自学吉他。看视频自学、每天晚上练习,两年下来,陈杭桥学会了不少曲子,《梦中的婚礼》《天空之城》《成都》……都能从他的手中婉转而下,声入人心。“这是我一天最放松的时候。”陈杭桥用这种方式洗去一天工作的疲累。

这两年,陈杭桥只回了一趟家,很多“战友”不明白,跑去问他:“你不想家吗?”陈杭桥恍惚间想起自己长大的重庆山城,“应该也是想的吧。”但他觉得年纪轻轻的自己,需要在工作中学会更多的东西,“有舍才有得”。

“隧道人没有根,我们‘飘荡’在祖国需要的地方。”王金琳也想家。2017年,王金琳与相爱的女友结婚,他的电脑桌面至今都是妻子拍摄的婚纱照。谈起家人的王金琳总是习惯抿起嘴,淡淡地笑。2018年,他们生下一个可爱的女儿,他和妻子在QQ空间为女儿创建了一个相册,妻子每天会把女儿的照片上传到网络上,王金琳休息时必做的一件事就是打开空间,慰藉自己思家的“馋意”。

“你会离开这里吗?”私下里,也有人偷偷问王金琳,他满脑子只想修完这个隧道,这是自己身为一名隧道人的责任。

“我们走进大山,为了让更多的人能走出去”

走出成昆项目部,混凝土路面渐渐消失,黄土铺就出一条蜿蜒的小路,路旁散落着星星点点的鸡鸭和半人高的野花野草,这是个彝族百姓聚居的小村子。

项目部周围随处可见居住在附近的彝族百姓,他们不懂什么智能机器人到底多智能、大客机C919到底有多大、FAST是用来干什么的……很多时候,他们背着装着蔬菜和水果的背篓步行30分钟去镇上贩卖;小孩子们的衣服和书包都被磨破了边角,却还在一直用;家里没有洗澡的地方,大人带着小孩在项目部附近的小河里擦洗,淳朴的笑声时不时会飘进耳朵。来到这里后,那些从城里来的隧道年轻人拼凑起贫困的概念。

今年年初,同事杨海航的妻子了解到周围百姓的贫困状况,收集了些衣物,让丈夫带给周围的百姓,王金琳搭把手,一起去了。他从没想过自己与贫困这么接近,用砖砌成的屋子没有窗户,黑漆漆的,从敞开的大门处透出点光亮。年迈的老阿妈带着自己11岁的小孙女在吃饭,鸡鸭就在脚边乱窜,“屋子里面的味道很奇怪。”

小女孩只剩下奶奶一个亲人,爸爸吸毒去世了,妈妈也改嫁了。王金琳和同事听到这个情况之后,把手中的东西递给了老阿妈。老阿妈握着王金琳的手激动地说着彝语,王金琳听不懂,身旁的人帮他翻译:老阿妈在感谢他们。临走时,老阿妈给王金琳塞了一个土豆,这是他们家里最好的伙食。

从村子里出来,王金琳理解了为什么同事们总在说自己所在的工程也是一项脱贫攻坚的工程。现在,时速350公里的“复兴号”加速领跑中国铁路建设,大凉山已经被甩在慢车道上。“如果彝族百姓能够走出去,那他们会见识到比土豆更美好的东西。”看着不远处的隧道施工地,王金琳和杨海航更加坚定了自己“修通这条铁路”的想法,“我们走进大山,为了让更多的人能走出去”。

“只有最贫困的地方强起来,国家才真正强起来。”这些年轻的建设者决心“为大凉山脱贫而战”。今年一月,成昆项目青年党员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了封信。一个月后,接到来信的习总书记用“忠诚”和“担当”为中国中铁青年点赞。

王金琳看着自己周围:去年来的技术员李夏忙起来一个月没时间洗澡,头发没时间去修建,困了就趴在桌上眯一会,休息一会,伸个懒腰,再继续干活;“二衬报检!”今年7月才来的97年小伙子冶胜利时常在半夜两三点接到工作通知,穿好衣服,带上工具,他一头扎进了夜色里;和冶胜利同时期来的张健、陈浩为了监控隧道内水量信息,一整晚待在隧道内,累了就找块干燥点的地方歇一会,歇好了,继续干活……

因为对专业的热爱,陆陆续续的年轻人选择来到成昆,扛起建设祖国的大旗,他们期待,用自己的汗水努力到2022年小相岭隧道通车的那天。

2018年结束的这天晚上,王金琳和小伙伴们完成了最后一份工作,相约来到镇上的饭馆,把酒言欢。当新年钟声敲响的那一刻,他们共同举起酒杯,许下相同的心愿——2019,我仍然驻守在这里,为了隧道最后贯通的那一刻继续奋斗。

作者:温维娜

责任编辑:贾志强

相关文章

更多精彩,请下载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