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爱看“生活化”的悬疑剧

01-03 17:30 | 文化咖来源: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蒋肖斌

从《心理罪》《灭罪师》,到《无证之罪》《白夜追凶》,再到近期热播的《原生之罪》,高智商烧脑的悬疑剧,从原本的小众题材逐渐成为“显学”,得到众多年轻观众喜爱。《原生之罪》上线4小时就占据了爱奇艺风云榜飙升榜No.1,而后又迅速登陆微博、知乎、豆瓣、抖音、头条等各大平台热门搜索,在微博电视剧超话榜、实时网剧榜也数次登顶榜首。

阿加莎·克里斯蒂和希区柯克,这两位生卒年相似的悬疑大师,让中国观众对悬疑剧有了初步认识;而《少年包青天》《神探狄仁杰》等电视剧则开启了中国影视行业对悬疑剧的探索。

什么是悬疑?希区柯克曾下过一个著名的定义:如果一群人围着一张桌子玩牌,突然出现一声爆炸,那么你便只能拍到一个十分呆板的“炸后一惊”场面;但如果在打牌开始之前,先让观众看到桌子下面装有定时炸弹,那么你就造成了悬念,并且能够时刻牵动观众的心。

纵观爱奇艺近两年推出的悬疑剧,从《心理罪》《无证之罪》,到《悍城》《原生之罪》,高品质悬疑题材已经成为观众的观剧佳选。作为“奇悬疑剧场”的又一力作,《原生之罪》凭借题材、制作的创新升级,颇具层次的电影级视觉观感以及环环相扣的剧情,获得观众的喜爱和行业的认可。

《原生之罪》的第一个单元“签子连环杀人案”中,通过一条暗线——死者都在生前买过画,一条明线——凶器是织毛衣用的勾衣针,两条线交织,最后找出的凶手竟是一对情侣——一名孕妇和一位画家。烧脑剧情让观众不禁感慨:“凶手总是在人意料之外啊”……

悬疑剧发展到今天,曲折的情节和丰满的人物逐渐成为标配,能够以“生活化”的手法增强代入感,甚至让观众觉得剧中故事就发生在身边,才是让观众欲罢不能的嗨点。根据爱奇艺指数显示,《原生之罪》的女性受众占比61%,成功突破悬疑剧“圈层化”“男频向”的壁垒,由此可见,“生活化”的内容也更能引发女性用户的情感共鸣,收获好评与认可。

不可否认,悬疑剧有套路,假死骗保,死者另有其人等都是经典桥段,但《原生之罪》让我们看到了更多故事背后的深意。在“茶园碎尸案”中,大哥通过努力让一家人的生活好起来,却在他生意失败后,被亲人合伙利用,最后甚至丢掉性命。观众评价:“这个陈明宇真是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啊!为了家里人骗保,最后却一无所有,也没有人记得他。”该剧在故事情节上进行多元化尝试,不再拘泥于男女之间的感情羁绊,而将主线放大到个人情感与法制权威之中,法律边缘不容触碰的意识贯穿全剧。

西方的福尔摩斯、波洛探长,中国的包青天、狄仁杰,每一部悬疑剧中似乎都有一个神一般的人物,心思缜密、明察秋毫,在灵光一闪之间,凶手毕现。但这一届观众,对于“人”的喜爱程度显然超过了“神”,越是贴近生活的人物设定,越是能使观众沉浸其中,引发思考。

《原生之罪》中的两位男主角都不是完美的。陆离(尹正饰)是一名刑侦队长,有过一段不完美的婚姻,父亲也因凶杀案入狱;池震(翟天临饰)曾是一名律师,因一次同情犯人的违规操作,而被剥夺终身律师资格,从此混迹于夜场。

警校荣誉生背负沉重的负担,前律师出狱后在生意场上风生水起,两人从彼此对立到互为手足,最后生死同往。这不是一个脸谱化的人物设定,按照英国作家福斯特的说法,他们都是“圆形人物”,即具有复杂性格特征的人物。按照生活的本来面目去刻画人物形象,将对“人”有更深入的思考,从而更具有审美价值。

“圆形人物”的变化莫测,如同我们的生活本身一样叫人难以预料。这样的设定更具代入感,脱离了教化式的说教,给观众一种多层次、立体感的观剧体验,让观众感受到剧中人一次次抉择和判断中的不易,沉浸式体验“正道本不易,本心尤可贵”的坚守。

优质的影视作品总是让人产生共鸣,也能引发思考,而要做到这一点,除了要专注于剧集本身题材和故事的打磨以外,还要脱离说教,用故事本身的发展来打动人心、传递价值。爱奇艺等视频平台一直聚焦当下社会,为大众提供优质精神食粮,打造兼具艺术价值与社会价值的作品。未来,我们也更需要优质的作品,不断丰富观众日益提高的精神文化需求。

作者:蒋肖斌

责任编辑:郭艳丽

相关文章

更多精彩,请下载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