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狄马加:诗歌不能越来越学院化、小圈子化

第二届新时代诗歌北京论坛举办

01-08 13:09 | 文化咖来源: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讯(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蒋肖斌)“诗歌不能过于因为过于形式化,而忽略了生活的丰富性,把‘怎么写’和‘写什么’剥离开来,甚至很难融入中国人的生活情感。只有打破形式化,才能让诗歌真正进步,才能让诗歌真正恢复活力。”近日,在第二届新时代诗歌北京论坛上,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副主席吉狄马加说。

吉狄马加表示,新时代是诗歌的新时代,时代的变化与科技的发展并不能泯灭人们对审美精神的需求,反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时代诗歌应该适应新的时代变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创作出新的诗歌、新的文学。

吉狄马加认为,在纪念中国新诗一百年的时候,要解决三个问题:一是要向数千年历史的中国古典诗歌学习;二是要客观看待这一百年来中国新诗的发展以及对外来诗歌的借鉴;三是新时代的诗歌格局和方向,“诗歌不能越来越学院化、小圈子化,应该让诗歌发出民众的声音”。

第二届新时代诗歌北京论坛汇聚了车延高、阎安、汤养宗、罗振亚、何言宏、缪克构、胡丘陵、刘笑伟、李云、蒋登科、马知遥、张慧瑜、杨四平、杨庆祥、林琳、李瑾、张德明、李云雷等国内不同地域、不同领域的60余位诗人、诗评家。他们结合诗歌现场,阐述了新时代诗歌创作、诗学建设及个体经验。

在研讨环节,鲁迅文学奖获得者车延高、汤养宗,诗人、评论家罗振亚、李云雷、刘笑伟、杨庆祥先后发言。他们分别从诗歌与现实的关系的处理、对新时期诗歌的反思与审视、诗人与人工智能的角力等角度切入,展开了对诗歌拥抱新时代的具体讨论。

新时代诗歌北京论坛由《诗刊》社中国诗歌网主办,目前已连续举办两届,重点探讨诗歌与时代及社会实践的关系、新时代的诗歌意象与美学追求、新时代诗歌的传承与创新与日常生活、现实如何进入新时代诗歌等议题。本届论坛面向全国诗人、评论家征集论文,最终选取约50篇集结为《第二届新时代诗歌北京论坛资料汇编》。

作者:蒋肖斌

责任编辑:齐琪

相关文章

更多精彩,请下载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