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发动机用特种功能材料”开拓者周万城: 能为国家攻克尖端难题,比拿奖更值得欣慰

01-08 20:42 | 教育+来源: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历经22年艰苦攻关,1月8日,著名高温功能材料专家、西北工业大学材料学院教授周万城主持完成的《航空发动机用特种功能材料》项目,一举荣获2018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22年铸一剑,这个奖拿得太不容易。然而,这位我国高温特种功能材料研究的先驱者却告诉记者:“能为国家攻克尖端材料技术难题,比拿奖更值得欣慰!”

20多年来,周万城带领团队披荆斩棘,走出了一条完全自主创新的道路,为我国攻克了一系列尖端材料技术难题,填补了国内空白。在他看来,“研制的材料,能够显著提升国防尖端装备的性能,就是对我们最大的回报!”

既然是国家急需,无论多难也要完成

1996年,国家材料领域的一位专家组组长来到西工大材料学院,做了一场报告。他提到,国家急需一种“特种功能材料”。“既然是国家急需的材料,无论多难也要把这个任务完成。”周万城带领团队开始调研,并将这种材料作为研究的主攻方向。

这种材料的研究难在哪里?首先,陶瓷涂层与金属工件的膨胀不匹配,工件在工作过程中经过激冷激热后,会导致陶瓷涂层剥落;其次,陶瓷涂层要在高温下具有所需要的功能,很难实现。此外,陶瓷材料在高温下长期工作,其内部结构也会发生变化,从而导致材料性能改变。


“要同时解决这三个难题,难度非常大。”但周万城却坚信:外国能做出来,我们也一定能够研究出来。

刚起步时,一间16平米的实验室和一台经常出毛病的热压炉,是周万城研究的全部“家当”。仅凭这样的条件开展尖端材料的研究谈何容易。最初那些年,周万城想尽一切办法,克服一切困难,一坚持就是22年。

第二获奖人——罗发教授,是周万城的博士生。当年毕业时,多家单位对他伸出“橄榄枝”,有单位甚至将房子、家具一并配齐,但因为周万城的一句话,他留了下来。

“我们的研究,是国家急需,也是我们人生价值的最好体现。虽然研究难度很大,但通力合作就有可能获得突破。”时至今日,罗发仍记得周万城当年对他说的话。

研究也曾走过一些弯路。最初5年,他们很快获得了高温性能优良的涂层材料,但进一步研究发现:只解决材料的高温性能问题,远远不够。“因此,必须放弃原来研究的材料,从根本上重新研究新的材料体系。”

很快,他们又发现:新研制出的材料体系,虽然具备了好的高温性能、长期的稳定性和抗热震性能。但在高温下,材料和发动机燃气组分发生反应,进而导致涂层碎裂剥落。“这个材料体系也只能放弃,必须再次重新建构新的体系……”

在不断的“解决问题——发现问题——再解决问题”和“新思维——新技术——新思维”的循环往复、突破创新中,周万城团队攻克了数不清的技术难题,终于研究成功一个完整系列的新材料,解决了国家国防装备发展中的一个关键问题。

新材料研制,一定要有独特思路、独特方法和独特技术

“装备发展,材料先行。”作为国家经济建设和国防工业建设的基础,每一次材料性能的提高,都会带来装备性能的大幅提升,甚至是装备的更新换代。

周万城团队研究的高性能高温功能材料,就是现代国防装备跨代发展的一种标志性新材料。经国家国防科工局组织技术鉴定,认为:“研究的综合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一些材料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为我国尖端装备的更新换代和跨越式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新材料的研制,一定要有独特思路、独特方法和独特技术,才能突破种种难题。”周万城说。他给记者讲述了两个技术攻关中的故事。

一个是“生死攸关”的故事。

要研制一种新材料,必须要有该材料的性能测试设备配套。1998年,因承担国家相关研究的其他团队研发失败,周万城的高温功能材料研究无法进行性能评估,课题只能搁浅。

“国家急需这种材料,却卡壳在这个测试设备上,怎么办?”心急如焚的周万城当机立断,决定自筹经费,对相关测试设备进行研发。经过近1年攻关,终于成功开发出一台高性能测试设备——该材料的研究才得以“起死回生”。

这台关键设备至今还在使用,成为高温功能材料研发的基础手段。也正是这台设备的研发,显示出团队有别于常规的独特思路,成为高温功能材料研究里程中的一个标志性事件。

另一个是“柳暗花明”的故事。

一种材料,在实验室研制成功且性能很好,但真正到工程应用时,却往往会出现意想不到的问题。2016年,团队就遇到过“薄膜脱落”的问题,如果不能在短时间内解决,装备将面临“下马”的可能。

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后来的事实证明:这不是新型材料的问题,也不是工艺的问题,而是对方工件表面状态出现了改变——薄膜材料必须适应新的工件表面状态,使团队面临一个“必须重新研究的新问题。”

周万城连续主持召开3次课题组会议,讨论解决方案。经过严格理论分析,设计出十几种方案,而后逐一试验。团队成员黄智斌副教授一直“泡”在现场,每天只能睡一两个小时。20天的奋战后,难题终于被攻克。

主攻方向——解决国家尖端材料技术难题

如今的周万城团队,已从最初的“一师一生”壮大到7位教师(3位教授博导、4位副教授)、30多位在校研究生。实验室由最初的16平米,扩展到1200平米。实验设备也由一台热压炉,发展到300多台(套)——“在实验室,几乎可以完成想做的所有研究。”

“团队的主攻方向十分明确,就是要解决国家尖端材料的技术难题。”周万城表示:国家需要的本领域高温系列材料,“我们基本上都在研究,还有一些战略新材料也在研发中。”

2019年1月8日,在中共中央、国务院隆重举行的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作为获奖项目的第一完成人,周万城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为国家需求做科研,周万城乐此不疲。今年65岁的周万城即兴赋诗一首:“奋斩荆棘廿二春,疾风烈火见真金。高山跬步安能懈,皓首扬鞭再建勋。”他同时告诉记者:“能够实实在在地为国家做成一件事,这辈子就没有白活。”

作者:黄博 孙海华 吴秀青

责任编辑:于璧嘉

相关文章

更多精彩,请下载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