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回应“监控”质疑,用户如何打赢“隐私战役”?

01-12 17:06 | 评论

1月9日,腾讯发布了《2018微信年度数据报告》,披露了一系列引人注目的用户统计数据。70后、80后、00后分别爱用什么表情,有多少人用微信搭乘公交地铁,乃至哪一代人爱读什么书,老人家习惯在什么时候与子女通话……在这份“百科全书式”的数据报告之中,都能找到答案。与此同时,无独有偶,许多其他互联网产品,也都搞起了类似的统计活动,支付宝生成用户账单、网易云音乐生成品位记录……一时间,各种各样的“用户统计”牢牢抓住了用户的眼球,成为了舆论场上最受关注的内容。

每到辞旧迎新之际,人们都会对这种“用户统计”类的新闻资讯格外关注,这已经不再是什么新鲜事了。然而,就在人们饶有兴味地讨论着“究竟哪个表情包最能代表当代年轻人”之类话题的时候,一种忧虑也在人群中迅速扩散——这些被披露出来的用户数据是如此详实、丰富,让用户不禁担心:面对那些掌控着互联网数据终端,对我们的网络行为了如指掌的互联网巨头,我们是否还拥有真正的隐私?我们在各大网络平台上留下的使用痕迹,又是否有可能遭遇偷录和滥用?其中,由于微信今年给出的某些数据涉及私密关系,很快就成了舆论的众矢之的。

面对质疑,腾讯迅速做出了回应。腾讯方面表示:微信年度数据报告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所有数据均已匿名及脱敏化处理,不涉及具体用户的隐私内容,其中关于亲子关系的统计内容,仅是基于用户年龄的一种推测。考虑到腾讯的体量和公信力,这份回应确实足以让人稍感安心。然而,就算我们能够在某次具体的事件中相信我们的隐私数据没有遭到侵犯,隐私不保的风险,却早已如同幽灵一般,如影随形地附着在了互联网的每一个角落。

面对各种充满话题性的统计数据,作为阅听人的我们可谓乐此不疲,然而,一旦我们将身份代入到这些数据的主人上面,很可能会变得笑不出来。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越来越多的互联网企业将用户数据视为一种财富,并且乐于通过高调的活动,将这些数据“秀”出来。

2008年,科技学者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首次提出了“大数据”的概念,指出了海量用户数据的价值,声称人类将迎来一个“大数据时代”。而今天,这一预言已经渐渐成为现实。互联网的快速普及与互联网巨头的兼并整合,让海量数据集中在单一节点成为了现实,而我们在享受这一变化带来的技术红利的同时,也不得不面对这种变化带来的隐私泄露风险。为此,人们难免感到焦虑。

事实上,随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对互联网产品的依赖度越来越高,“个人隐私”渐渐成为了一个充满相对性的概念。过去,如果我们将某些信息视为隐私,往往意味着这些信息被保管在无关人等绝不可能接触到的地方。这个地方可能是一个上了锁的抽屉,可能是戒备森严的政府机构档案室,也可能是内心深处某个隐蔽的角落。然而今天,许多被我们视为隐私的信息,全都被我们有意无意地上传到了互联网上,保存在了一家家互联网企业的服务器里。

为了享受互联网带来的便利,将自己的隐私托付给这些互联网企业,似乎是我们不得不付出的代价。当然,为了防止这些隐私遭到侵犯,世界各国都订立了各式各样的法律规章,互联网企业也会向用户再三保证,不会滥用自己持有的数据。然而,这些间接性的约束,终究无法让人彻底放心。每隔一段时间,总会曝出一些互联网企业滥用用户隐私的丑闻,因此,人们很难不为自己的隐私遭到侵犯而担忧。当互联网企业为我们提供服务的时候,表现得总是如同我们的朋友,但是,我们永远不知道,在看似友善的用户界面背后,是否存在着见不得人的勾当与阴谋。

对此,将怨气撒向某家具体的企业,并不能解决任何问题,也无助于化解我们内心深处的焦虑。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只能无奈地接受现实,彻底放弃对个人隐私的守备。互联网世界或许自有一套运行的逻辑,难以轻易改变。但在互联网之外,我们却可以通过现实社会的法律秩序与商业秩序,对互联网巨头进行牵制和约束。归根结底,我们再怎么依赖互联网,首先也依然是现实世界的公民,互联网企业和其他企业在商业逻辑上也并没有太多本质的不同。

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们如何制止商家制假贩假,制止上市公司欺骗股东,就能以类似的手段制止互联网企业侵犯个人隐私。我们或许无法直接在第一时间阻止心存恶念的互联网公司从服务器中提取用户信息,但我们可以通过提高立法质量、加强执法力度,让所有这类行为受到严厉的惩戒,让敢越雷池一步的企业与个人付出他们无法承担的代价。在这场保卫隐私的战役之中,社会大众或许在技术优势上无法与互联网企业比肩,但也绝非没有手段与胜算。

撰文/杨鑫宇

作者:杨鑫宇

责任编辑:杨鑫宇

更多精彩,请下载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