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寻找新动能,2018中国汽车影响力论坛还说了这几件事

01-14 18:31 | 汽车来源: 中国青年报·汽车周刊


刚刚过去的2018年,中国停止了连续28年的销量增长。中国汽车产业不仅迎来了产业生态和竞争格局的重构,同时也进入了由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转型期。

在汽车智能化、网联化、电动化、共享化的大趋势下,2019年中国汽车市场将呈现怎样的发展趋势?汽车企业如何顺势而为,驭见未来?

1月11日下午,《中国新闻周刊》携汽车公众号AutoMan在北京举办了“驭见未来·2018中国汽车影响力论坛”。论坛期间,工业和信息化部原部长、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李毅中,商务部原副部长、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魏建国,国家信息中心经济咨询中心副主任李伟利,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师建华,清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副院长、汽车研究所所长陈全世分别发表主题演讲。同时,来自东风日产、华晨宝马、领克、北汽新能源等企业高层与行业协会专家、高校学者充分交流,共同为汽车产业未来发展建言献策。

中国新闻社副社长、副总编辑,中国新闻周刊社长 夏春平

“过去十年来,在我国经济发展持续向好,消费升级加速的背景下,中国汽车工业蓬勃发展,中国已经连续10年稳居全球第一大汽车市场。世界各大汽车品牌纷至沓来,不断加大对中国市场的产品和技术的投放力度。与此同时,中国汽车品牌也逐步崛起,在世界汽车市场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国新闻社副社长、副总编辑,中国新闻周刊社长夏春平致辞时感慨颇深,他表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中国新闻周刊》也希望可以从更有影响力的视角来推动和影响汽车工业的未来发展。“中国汽车影响力论坛正是《中国新闻周刊》聚焦中国汽车产业发展,与各方一起探索中国汽车工业经济发展之路的重要落地形式,希望这个活动可以常办常新,为行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工业和信息化部原部长、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 李毅中

李毅中在演讲中充分肯定了我国汽车工业的瞩目成绩,特别是新能源汽车的快速成长。汽车产业是支柱产业,增加值占工业7.4%,占GDP2.5%;产销量2009年以来稳居全球第一,且自主品牌占一半;新能源汽车2018年产销超100万辆、保有量250万辆,均占全球一半。李毅中表示,新能源汽车进入成长期,但也需要注意一些问题,“例如核心关键技术的自主可控,关键零部件元器件、关键材料的自给率以及动力电池能量密度还较低。”

商务部原副部长、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 魏建国

魏建国在论坛上表示,从2015年到2018年,中国几乎是以“每年180万辆”的增量稳居全球第一,但要想转向高质量发展,在未来20年持续领先,必须以新能源汽车为主。他说:“当前的汽车产业竞争已不再是单个车型、厂商的竞争,而是供应链服务链、销售链的竞争。产业链竞争才是主体市场竞争,智能化、网络化、个性化、电动化缺一不可。”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咨询中心副主任 李伟利

李伟利在本次论坛上表示,自2000年汽车大规模进入家庭以来,汽车总需求在2018年首次出现负增长,这种情况主要是经济结构性变化所带来的。他认为,短期来看,受经济环境影响汽车市场低迷状态将会持续一段时间;而从长期看,我国汽车销售量峰值水平不会改变,但达到峰值的时间可能会推迟。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 师建华

尽管2018年车市增长“失速”,但新能源汽车市场却实现了逆势增长。师建华分析认为:“随着新能源革命和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不断突破,汽车产业加快向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方向发展,汽车从交通工具转变为大型绿色、移动的智能终端,产业生态发生了重大变化,中国汽车产业已站在转型升级,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节点,绿色发展、智能引领、个性驱动成为汽车产业未来的需求动力。”

清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副院长、汽车研究所所长 陈全世

陈全世则认为,“定制”和“代工”是汽车产业未来的发展趋势。2018年,许多传统汽车企业陷入产量负增长、经济亏损、债台高筑,频临破产命运。陈全世在论坛上表示,要想适应汽车转型、升级的大趋势,现有的汽车公司应该尽快转变观念,尽快将技术研发市场调研放在首位,将专业制造分离出去,实现定制和代工生产。推进技术、管理、体制和模式等创新。

此外,本次论坛还颁出了“2018中国汽车影响力·年度影响力企业(品牌)”以及“2018中国汽车影响力·年度影响力车型”等奖项。(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许亚杰)

作者:记者 许亚杰

责任编辑:王京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