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来信】司马迁的绝笔

02-14 15:50 | 青年作家来源: 中国青年作家报

《报任安书》是汉代文学家、史学家司马迁写给朋友任安的长篇书信。司马迁在信中向任安解释了自己为什么不能按照来信要求去施救,如何因李陵投降匈奴而触怒汉武帝,为什么能够忍辱受宫刑,宫刑后是什么信念让他顽强的活下来。

汉武帝晚年多疑,总怀疑有人想通过巫蛊之术害他。术士江充与太子刘据有过节,便陷害太子,说他用巫蛊诅咒汉武帝,而此时的汉武帝已经被愤怒蒙蔽了双眼,无论儿子、女儿、皇后,只要有一点点迹象危害他性命的,遑论真假,一律杀无赦。太子不得已,矫诏杀死江充后带领自己的亲兵在长安城内继续诛杀奸臣。由于人手不够,太子持节去皇帝的亲兵卫队北军去调兵,当时任职在北军的任安看见太子如此虽不明就里,但却按兵不动,未予支援,随后太子兵败身死。但事后汉武帝觉得任安是想隔岸观火,态度暧昧,便将他抓起来,下狱判了腰斩之刑。

任安随后便向好友司马迁求助,希望司马迁能在汉武帝面前为自己求情,而这封《报任安书》便是司马迁在收到任安求救的两年后,任安临死前给他的回信,信中司马迁以慷慨激昂的言辞表达了自己的自己作《史记》一路以来的艰辛与屈辱,也委婉的表达了对任安受难的无能为力。不为任安求情,原因大概有三:

其一,司马迁觉得任安不够朋友。在讲述自己因帮李陵进言触怒汉武帝被定罪下狱时,“家贫,货赂不足以自赎,交游莫救,左右亲近不为一言”一句也可以看出司马迁满满的无奈。可以说原本司马迁是可以用钱来减轻甚至免除罪行的,但他不仅没钱,也没有一个身边的朋友愿意站出来为他说句话求个情。而今角色互换,司马迁当然不肯再去趟这道浑水。

其二,司马迁觉得任安为人不正。信中提及当年因为本无交情李陵事求情而惨遭宫刑,就是因为“然仆观其为人,自守奇士,事亲孝,与士信,临财廉,取予义,分别有让,恭俭下人,常思奋不顾身,以殉国家之急。其素所蓄积也,仆以为有国士之风。”司马迁觉得李陵为人行的正坐得端,有国士之风,虽然看起来投降匈奴却一定事出有因,日后也必将反叛匈奴重回大汉。言下之意,任安明知太子巫蛊之事不实而却不敢为之伸冤,明知太子矫诏之事已铸大错却不愿出兵阻拦。

其三,也是最重要的原因,司马迁不想在招致祸端。“仆诚以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因为他忍辱负重这么多年只为编纂修订《史记》,若《史记》可以编纂完成并流传后世,万死亦无悔。同时也希望任安不要像“小人”那样对他心存怨恨,而是像“智者”那样了解自己的苦心。

司马迁于信中用委婉的拒绝了任安的请求,虽然个人感情占了一部分原因,但是通过通篇信件磅礴的气势与真挚的情感可以看出《史记》已经是司马迁在宫刑后唯一的情感寄托,完成《史记》便是他残生的唯一目标。任安最终还是死了,司马迁没有能也没有想救下这位故人;在修下这封书信之后,司马迁便像人间蒸发了一般,史书上也再没有了对他的记载,这封书信也成为了司马迁的绝笔。

作者:谢宛霏

责任编辑:只恒文

相关文章

更多精彩,请下载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