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小伙“见义勇为”被刑拘,警方必须查明真相 | 中青融评

02-19 15:17 | 中青融评来源: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见义勇为”,反被刑拘——近日,福州市一名年轻小伙子的遭遇,在网上引发了的广泛的关注与同情,也让“正当防卫”这个话题再次被摆上了台面。

事件主角名叫赵宇,据其自述,2018年12月26日晚间,他因听到楼下的女住客袁莉(化名)大声呼救,决定出门看看情况,结果看到男子李某正在对袁莉施加暴力。在正义感的驱使之下,赵宇果断出手制止了李某的侵害行为,并为此和李某扭打在了一起。冲突发生后,李某离开了现场,然而,令赵宇没想到的是,12月29日,他竟然因为涉嫌故意伤害被警方刑事拘留,14天后才被准予取保候审,暂时恢复了自由。

事发之后,自认“见义勇为”的赵宇越想越不是滋味,同时也十分担心自己会被进一步追究相关刑事及民事责任。于是,他选择了在网上曝光这起案件的详情。除了赵宇的自述,被他出手相救的女住户袁莉也站了出来,证明了赵宇叙述的真实性。在两方交叉证实之下,这起事件的真实性得到了进一步的确认,很快在网上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在重重争议之中,舆论几乎一边倒地站在了赵宇一边,认为这起事件应属“正当防卫”的呼声,也迅速赢得了广泛认同。

2月18日,面对赵宇的喊冤与公众的质疑,当地警方表示,正在对此事展开进一步调查。2月19日,福州市晋安区人民检察院也出面回应了这一事件,表示该院已在规定期限内作出“不批准逮捕的决定”,赵宇也因此于1月被释放。

这些表态,无疑是对公众不满的一种回应,某种意义上,也算是给赵宇送上了一颗“定心丸”。然而,必须指出的是,即便当地检方已经对赵宇作出了不批准逮捕的决定,在严格意义上,赵宇依然不能算是“清白之身”,只要其取保候审状态尚未解除,他就依然面对着严峻的法律风险。就算检察院不对其进行公诉,追究其刑事责任,赵宇也可能会面临巨额的民事索赔,这样的压力,实在不应由一位见义勇为者承担。

由于赵宇与李某发生冲突时,警方并没有在现场第一时间介入,楼道里也并没有摄像头,警方因李某的伤情对赵宇立案调查,本来并没有什么问题。然而,问题在于,警方不应仅采信李某的一面之词,而对赵宇和袁莉两个人的说法视而不见。

查明这起案件的关键只有一个,那就是事发时,李某到底有没有对袁莉施加暴力。只要李某在当时确有暴力行为,赵宇的行为就理应被认定为见义勇为。根据多家媒体对执业律师的采访,制止暴力侵害的见义勇为行为,在司法实践中应当被算作正当防卫,就算赵宇在制止李某的暴力行为之后,与李某发生了扭打,那也是一个连贯的过程,不应被追究刑事和民事责任。因此,当地警方有必要说清楚,他们到底是如何还原现场真相的,李某又到底有没有不妥当的暴力行为。在这个问题上,警方最终只能用证据说话。

在以往的司法实践之中,正当防卫作为我国刑法明确规定的免责条款之一,常常因为苛刻的认定条件被束之高阁。这一现状,显然无法满足广大公众对正义的期待。奋勇自救也好,见义勇为也罢,在情况紧急时以必要的手段制止犯罪,理应得到法律的认可与宽宥,如何回应好公众的这一期待,是我国各级司法机关必须面对的挑战。

撰文/杨鑫宇

作者:杨鑫宇

责任编辑:杨鑫宇

更多精彩,请下载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