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全国高中阶段教育招生职普比为42.1:57.9

我国首部中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出炉

02-22 14:23 | 教育+来源: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北京2月22日电(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梁国胜)今天,我国首部中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18)(以下简称“报告”)在京发布。报告指出:2017年,全国共有中职学校1.07万所,招生582.43万人,在校生1592.5万人,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总体规模较为稳定。全国高中阶段教育招生职普比为42.1:57.9,在校生职普比为40.1:59.9,超过4成的高中阶段学生在中职学校学习。

报告指出:2017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向社会输送毕业生406.4万人(不含技工学校),近八成毕业生获得了职业资格证书,有效保障了新生劳动力供给;面向社会开展职业资格证书培训173.07万人、岗位证书培训154.76万人;对13个省市的中职学校的综合测试抽样显示,2017年中职学生公共基础课平均合格率为90.85%,专业技能课平均合格率为92.35%,体质合格率达到89.62%。2017年全国中职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6.38%,对口就业率72.95%。

从教师规模看,2017年,全国中职学校共有教职工107.62万人,专任教师83.68万人。相比2016年和2015年,生师比、学历、职称结构进一步改善。

从办学条件看,全国已建成1000所国家级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以及一批省级中等职业教育优质特色学校,为全国2/3的中职学生提供优质教育。近3年,5项基本办学指标中有3项均超过国家规定标准。

报告对100所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抽样调查发现,开展应用技术研究的中职学校占比达82%,获得专利的学校占比达67%,成立技术服务机构的学校占比达79%。

报告也没回避问题:一是中等职业教育基础地位出现动摇倾向,中等职业教育整体规模呈现下滑趋势,基础地位有被削弱的倾向。二是区域间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不平衡问题突出。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对中职教育经费投入差异较大,部分县域中职学校办学条件持续薄弱,中西部地区城乡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差距仍然很大。三是中等职业教育内涵发展的动力和能力不足。激发中职学校发展活力的体制机制改革尚不深入,行业企业和其他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办学的制度体系尚未完全建立,中职学校在人才培养、专业建设等方面的创新动力和能力双重不足。四是促进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社会环境仍需改善。社会上对中等职业教育的偏见仍然存在,认为中等职业教育是“差生”教育、“末流”教育,技术工人社会地位不高,整体收入水平偏低,在教育内部和外部都存在鄙薄中等职业教育的现象。

据悉,报告受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委托,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王扬南所长、刘宝民副所长牵头主编,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这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首份中等职业教育质量报告。

报告从第三方评价角度,以专业的视角、详实的数据、生动的案例,从总体情况、学生发展、教育教学、产教融合、服务贡献、政府履责、挑战及对策等7个方面,综合呈现了十八大以来特别是2017年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整体质量情况。

作者:梁国胜

责任编辑:郭艳丽

相关文章

更多精彩,请下载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