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入人心》:我们问了90后的郑云龙鞠红川高天鹤你最想知道的事

02-24 01:34 | 影视来源: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沈杰群 实习生 陆宇

“我是站在追光之外的追光者,他们说不够流行就不够资格,他们说高雅冬眠你休想叫醒。”一档主打美声演唱的《声入人心》火了,一群年轻boy让小众艺术“出圈”!他们音乐专业素养高、演唱音域广、身材颜值好,都是国内外顶尖音乐学院的高材生。我们和其中三个90后歌者,郑云龙、鞠红川、高天鹤聊了聊,问了你们想知道的很多事!

郑云龙:这一分钟,我等了十年,谢谢你们

在《声入人心》的高人气推动下,音乐剧男孩们看见了春天。

今年,郑云龙分别于1月和4月在上海演出的音乐剧《谋杀歌谣》和《信》,开票后都是很快售罄。他在微博上说:“这一分钟,我等了十年,谢谢你们。”

187cm的身高,一张被网友形容像“光头强和金馆长合体”的脸,以及开口唱歌“标配”的忘我神情。来自青岛的90后“音乐剧王子”郑云龙,通过《声入人心》收割了一波粉丝。

粉丝们都知道,郑云龙一开始对这档节目“推三阻四”。他第一反应是自己“没有什么娱乐精神”,离综艺很遥远。而坚决不肯放弃大龙的节目组,历经数轮拉锯战,最终说动他登上陌生的电视综艺。

人生轨迹可以瞬间产生无数种幻变的可能,拉着我们立即为不同目的疯狂旋转。

郑云龙接纳了《声入人心》的舞台,也许还有更多新的,但他只愿意以音乐剧为圆心。

接受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专访时,郑云龙还有半小时就要去一台晚会的彩排。兵荒马乱的仓促时间点,突出了沉稳的性格底色,他不急不躁耐心回答了每一个提问。

郑云龙说,当初学跳舞是为了治驼背——“驼背还没治好”。小时候唯一登舞台表演经历,是参加治驼背的舞蹈基础培训班在青岛举办的国庆演出。

2004年,郑云龙和妈妈一起在北京看了《猫》的巡演,第一次对音乐剧有了概念。高考报考北京舞蹈学院的音乐剧专业,是因为他觉得纯表演类的和纯音乐类比较单一,而音乐剧的综合性,能让自己想多学点东西。

聊起在这条路上的成长,郑云龙很实在,直言起步阶段非常吃力。

在大学里,郑云龙觉得困难的课程是舞蹈课和表演课。“上大学的时候我老被骂,因为什么都不会嘛!不知道表演是什么,你看的东西多,和你自己演是两个概念。舞蹈是因为基本功的问题,我一点基本功都没有,很吃力。”

怎么克服难题呢?

郑云龙答,不停地练,挨骂,挨打

北京舞蹈学院2009级音乐剧专业的毕业大戏是《吉屋出租》,郑云龙饰演身患艾滋的大学老师Collins。为了还原原版的人物造型,他专门找朋友的妈妈帮忙织了一顶和原版一模一样的帽子,找了好多天才在卖清洁工人用品的商店买到黄色的背心。

哪怕毕业之后的音乐剧演出一直担任A角,郑云龙坦言,也许是导演选角时心仪其形象接近角色。“刚毕业时我从业务上来讲差很远,包括身体机能,对角色的理解能力,还有演唱能力,这都需要一个过程来加强,需要很多实践去积累。”

大学班主任肖杰对郑云龙影响很大。“四年他教会我们很多东西,后来毕业以后不是很顺利,那时候市场也不好,他给了我很多帮助”。

六年前,大四的郑云龙主演人生第一部音乐剧《纳斯尔丁·阿凡提》,首演前压力很大,演到一半的时候突然失声,就被换了下来。第二天郑云龙崩溃得躲在剧院的化妆间不敢上台,肖杰对郑云龙说:“出什么事我扛着,但你今天不敢上台,你就别干这行了。”

那一天,郑云龙迈过了心头的坎,登台了。

最近,郑云龙在微博上对肖杰说:“六年后,我一样哭泣地看着您跟您说:‘我不会再丢您的脸,我要一直勇敢地干下去’。”

2013年大学毕业后,在妈妈的安排下,郑云龙第一份工作是在北京某事业单位担任文员。但在强烈的“不甘心”中,3个月后,他瞒着妈妈辞职了。

郑云龙进入松雷音乐剧团,2014到2016年间,跟着剧团参加了几部中国原创音乐剧的全国巡演,如《爱上邓丽君》《啊!鼓岭》。“松雷音乐剧剧团的团长李盾,给过我很多机会,让我演唱很多原创类作品,这些都是在我演艺初期给我很多帮助的人”。

生活时间表重归音乐剧后,又一个重要节点出现在2017年,郑云龙出演《变身怪医》中文版。“面试淘汰率也很高,分两天面试,第一天初试大概有400人,我在北京认识的所有音乐剧演员都去面试了,第二天就剩15人”。

“选角导演也是国外的百老汇团队,做这部剧做了十几年了,他可能就觉得我身上某个点比较适合,比较像这个角色。”

郑云龙坦言,《变身怪医》是他“人生特别大的转折”。“我在北京生活了那么多年,我放弃了北京的工作、朋友、关系,去上海演了这部戏,但是这部戏给我的帮助特别大。这是一部非常经典,难度非常大的音乐剧,也是我特别喜欢的一部戏。在做中文版的时候,我就毅然决然地去上海,想给自己一个重新开始的机会,通过这个戏我也学习了很多东西。”

在《声入人心》的舞台上,郑云龙演唱了《变身怪医》的《就在这瞬间》。

词都仿佛为这个音乐剧男孩量身打造——“等待的时刻,就是现在,把我的一切,交给时间决定成败……愿上天赐我一个奇迹,多少心血汇聚,等这一刻开启……”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郑云龙表示,每排一部剧大约要用三个月时间,如果演的多的话需要半年。“每部剧都是有年代的,演之前必须要了解那个年代,读相关的资料;要去读原著的小说,研究剧本和人物大纲。自己去读、去想,再结合自身去二度创作”。

他直言,若以后有适合自己,或者能换一个角度推广音乐剧的综艺节目,他会愿意参与。

而关于中国音乐剧市场,郑云龙觉得虽然存在不少问题,但目前都在朝着一个好的方向发展。“我一个人努力也没有用,需要所有音乐剧人为此而努力,我相信会越来越好的”。

对于当下有志于学音乐剧的年轻人,郑云龙的建议是:想清楚再从事这个职业。“从事这个职业非常艰辛,就算现在市场再好也是一样的,像从事演艺圈、影视圈也是一样,这都是一个开始”。

鞠红川:揭秘“梅溪湖35人背后的男人”

Q1:参加《歌手》紧张吗?

A:紧张死了,洪涛老师说话的节奏急死人了,每次就等他宣布结果的时候我们都太紧张了。

Q2:之前已经参加过那么多音乐类节目,你为什么愿意来参加《声入人心》这个相对小众的音乐节目?

A:因为《声入人心》和美声有关系,而我本身是学美声的,以前也组过“美声四季”这个组合,我对这种二重、三重还是蛮感兴趣的,所以才来。

Q3:粉丝说您是“梅溪湖35人背后的男人”,在节目中参与哪些幕后工作?

A:《声入人心》筹备的时候,编曲就有专门的编曲老师来编,节目里因为时间比较短,老师们忙不过来,我和《声入人心》的人声指导黄韵玲老师,还有李琦一起负责歌曲人声重唱设计。

不过我们在人声重唱设计的时候发现一个问题:让独唱演员唱合唱,他是不自在的,不由自主地就跑音;而合唱演员在独唱的的时候,个性和舞台表演方式上就不如独唱演员,所以这是相辅相成的。

Q4:你参与编排了哪些歌?

A:王晰和周深的《月弯弯》,我和王晰、李琦的《sound of silence》,阿云嘎梁朋杰郑云龙的《偿还》,王晰、周深和蔡尧的《over the rainbow》,还有好多。

Q5:在节目里演唱的机会比较少,会不会觉得比较遗憾?

A:这个节目以推新人为主,我们以前参加过的就多给他们一些机会,其实后面也有通过自己的努力,想让这个舞台有我的位置,包括帮他们参与了很多人声重唱设计。

Q6:你觉得歌剧、音乐剧和流行音乐怎么融合地更好,怎么更接地气?

A:最重要的就是大家的接受,大家经常听的音乐当中有这些音乐,有这种发展方向,那就更容易推广。比如在大家常听的歌曲里去融入美声,像蔡程昱的高音就非常“华丽”,把他的声音和流行音乐结合起来就会给大家不一样的感受,还有郑云龙和阿云嘎音乐剧的表现方式。我自己也可以把我擅长的流行音乐和美声结合起来,再融入我们每个人的情感,大家就会感觉不一样。

找到大家都听过的歌,通过我们的改编,大家没有觉得怪,反而有不一样的感受,像之前的《鹿 be free》《never enough》大家听了觉得好震撼,好感人,说明大家都接受这种改编。之前蔡程昱和阿云嘎唱过这个歌,这首歌本身又比较燃,我们四个在《歌手》上一起唱就会有另外一种感觉和画面,这个就是一种好的碰撞结果,所以我们是经过一个很麻烦的选歌过程,大家不断琢磨、设计,不好的地方会做一个小的调整和改动。

Q7:这种音乐的融合难吗?

A:首先要和音乐团队沟通,然后演唱者要有比较深厚的音乐基础,包括对音乐的理解能力,要具备很专业的音乐素养,才能做这些处理,因为要消化这些想法,把想法变成现实。

Q8:一直都活跃在舞台上,有遇过什么坎坷和打击吗?

A:其实我一直都在面临这些问题,大家看到的都是电视上光鲜亮丽的一面,我们不属于国内一线、二线,在收入上是有困难的,想把想法实现也是有困难的。你想要做你想做的东西,就要做更多不想做的东西。在音乐方面,刚刚还和蔡蔡说,想通过我们两个这么多年学美声的经历,把对中国艺术歌曲的理解融入进音乐里,让更多观众喜欢。

Q9:最近很多年轻学子在参加艺考,对于后辈的选择,你有什么期待或者建议吗?

A:对于学美声的人我是希望他们多唱一些别的风格的作品,尤其是国外的,国内的也多去尝试各种艺术种类,包括话剧、音乐剧,像这种现场的东西,还有多去看看音乐节,多去感受不同音乐的魅力,不只是古典音乐。

因为音乐本身就有很多种类,通过别的音乐种类去刺激你,发现原来别的音乐也这么有魅力,其实这些都是相通的,多去接触其他的东西对本专业更有帮助。

Q10:接下来对自己的音乐规划是什么?

A:打算做专辑,还有中小型巡演,快的也会到明年,到时候也会邀请蔡蔡,嘎子哥。未来还是想做类似《大船》这样的风格,流行民谣,一定是给别人感觉不一样,因为我不是商业的,我本就想去做一些我喜欢的东西,为此我做了太多不想做的东西。

高天鹤:揭秘《声入人心》中的“语文课代表”

在高天鹤心里,藏着一个颇有力量感的时刻,是余华的《活着》带给他的。

那一天姑苏城的老街飘着雨,高天鹤坐在街边一家木质结构的咖啡厅一口气读完《活着》,感觉到一种“直锤胸口的钝力”。“人都是一半在泥沼里,一半在星空中,每个人活着都是挣扎,都不容易,在泥沼里的时候一定要抬头仰望星空”。

这个生于1993年,在天津歌舞剧剧院歌剧团任歌剧演员的年轻人,先后毕业于天津音乐学院声乐系、天津师范大学、韩国世翰大学,曾获美国圣荷西国际声乐大赛一等奖。

通过《声入人心》,观众认识了出色的假声男高音高天鹤。知乎网友“宓周”评价,喜欢高天鹤声音里的“空间感”:“他唱歌的时候,就算是一个非常普通的场合,你听着也像是在高高的穹顶下非常空旷悠远的殿堂。”

高天鹤对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说,在他看来,美声歌者不只是唱着咏叹调,穿着燕尾服,弹着钢琴在大剧院里表演。“我们可以用美声唱流行音乐,可以和摇滚结合,也可以有R&B曲风,这门艺术必须传承下去,但不能用唯一的方式”。

五岁开始学二胡,十多年学习民族乐器的经历让高天鹤走进音乐殿堂,高中时期偶然在电视上看到的歌剧《图兰朵》令他印象深刻,又因为老师的一句“高天鹤,你长得挺好看的,去唱歌剧吧”。自此之后,高天鹤正式拥抱声乐。

当被问及如何修炼“花式唱腔”的独门绝技时,高天鹤滔滔不绝:“假声男高音这个声部,从四百多年前美声诞生伊始就已经存在了,可以称为‘美声活化石’,它代表着美声最初的样子。当时在教堂的唱诗班,由于女生无法参加唱诗,所以找童声代替女声去唱,等后来孩子长大后就变成男生代替女生去唱,于是慢慢就有了假声男高音。

现在活跃在国际舞台上的假声男高音不是很多,为什么人这么少呢?因为练成这个声部需要先天和后天的因素,既需要先天的天赋,还要后天的努力和好的方法去训练,而我有这个天赋,为什么不去好好练呢?”

粉丝们都称呼高天鹤为“语文课代表”,在《声入人心》里他常用丰富的词汇对其他成员表达赞美与夸奖,比如这样说——“他十六拍的强音,像排山倒海一样喷涌而来,就像海浪拍打岸边的岩石一样,涤荡着我的心灵”。

高天鹤笑言,自己从小就爱看书,也不喜欢打篮球什么的,闲下来就在看书。“这就是弗洛伊德说的‘童年映射’嘛,当我说话时这些书在我脑海里留存下来的词汇和句子就自然而然的流露出来了。”

节目播出后,也有网友diss,觉得高天鹤给人一种角斗士的感觉,锋芒太强 ,表现得太在乎这个位置。

面对这些质疑,高天鹤并不在意。“我觉得一个歌者首先要自我认可才能让更多人认可你,我有这个自信是因为拥有我们这个声部的人足够少,这么多年来的训练让我对自己有足够信心,每一次上台前我都已经做好充足准备,而且在舞台上我必须自信,只有用120%的精力和演出状态传递给观众,他们才能接收到80%甚至100%。自信,是一场演出成功的必要条件。”

“坐在哪儿”并不是高天鹤最看重的,重要的是——“将我满腔诠释音乐的欲望表达给观众,让更多人听到我的音乐。所以,在舞台下我要更加谦卑,要尊敬每一位歌者,珍惜每一次演唱机会。”

很多人发微博私信给高天鹤,说因为这个节目认识了他,因为他报考了他的母校,同时节目里的36名成员让学声乐的同学看到了未来的方向。

“我相信这就是‘榜样的力量’,对青少年和即将选择工作行业的年轻人来说,这些榜样是行业标杆,通过他们可以看到未来自己能成为什么样的人,我觉得这样整个社会才会有一种正能量的前进方向。”高天鹤说。

高天鹤很感慨的是,以前他去国家大剧院看歌剧,“票是很好买的,价格也比较低”——说明没那么多人想看。“上次我去看石倚洁老师的《茶花女》,意外地发现一票难求,我可怜地坐在国家大剧院的台阶上等票,这样等票的盛况我只在国外经历过,现在我们中国也有这样的情况,这让我非常开心!”

高天鹤在豆瓣上的简介是“不断尝试新鲜事物、认准一件事情就要认真完成、不断突破圈层打破界限、给观众惊喜、记录下更多关于自己青春的大事件、永远向前走不回头的高天鹤”。

“我们36个小伙伴都是因为声乐这门艺术给予我们的力量才能走到今天,我们探索出了一条属于我们自己的路,也看到了这个行业的曙光。”

接下来,高天鹤打算不断尝试新的艺术风格,去突破自己的界限,像《歌手》中的音乐合伙人就是一种新的尝试和转变。“以后可能还会尝试一些其他的综艺或者当主持人,多去挑战自己,使人生更加精彩。但是不管我怎么变,我这棵大树的根基就是美声艺术,我不会忘记自己最初的目标是要推广美声艺术,推广《声入人心》。”

作者:沈杰群 陆宇

责任编辑:文化副刊部

更多精彩,请下载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