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如何更高效“花钱”?学者聚杭州建言

02-25 09:34 | 创业+来源: 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杭州2月24日电(张斌)23-24日,国家治理与财政绩效论坛在杭州举行。此间,在中国官方提出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基本建成预算绩效管理体系的背景下,与会的部分业界学者就国家治理与财政绩效等相关话题议导向、话举措、谈方法,为中国政府如何更高效“花钱”建言。

议导向:民众获得感 问题及风险

“中国现在‘腰包鼓了’,过去考虑怎么‘挣钱’,现在考虑怎么‘花钱’更有效,即政府‘花钱’怎么让民众更有获得感。”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情报研究院院长张树华说。

正如其言,当前,政府如何高效“花钱”已成为中国寻求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问题之一。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尚希认为,预算绩效管理应以问题即风险为导向,根据不同领域、不同地方的问题,创造性实施预算绩效管理,避免一刀切。

“当前的预算更多基于过去及现在,是种严重的‘路径依赖’。未来是不确定的,有各种各样的风险,应从不确定性出发,用风险思维来思考构建绩效制度与政策。”刘尚希说。

他提出,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应优先解决部分“隐藏风险”问题,如应整合政府资金使用,避免专项资金使用碎片化造成的“钱”与“事”脱节;对扶持产业转型升级资金实行公平竞争审查,避免绩效没有产生,反而制造风险;对用于民生保障和改善社会性支出应从收益群体范围来分析,避免扩大分配差距和社会不公等。

话举措:控制预算总量 构建制度变革

“政府要学会过紧日子”在今年中国多省市区政府工作报告中多有体现,这同时也成为着搭建预算绩效管理体系时的必要考虑之一。

复旦大学校长助理、公共预算与绩效评价中心主任苟燕楠就控制预算总量强调,最基本的财政功能也是绩效功能,节约成本就是提升绩效,控制总量才能有效控制财政风险,“中国政府现在的降费减税政策,实际上就是这一观点的落实。”

此外,苟燕楠还分别就落实部门收支责任和绩效责任、建立激励和约束机制、健全公开和监督机制提出建议。

“真正把预算绩效落到实处,除预算分配机制、收支管理机制外,选人用人机制、收入分配制度也很重要。”苟燕楠表示,预算绩效不仅体现在财政部门的工作上,而应是整个政府的预算绩效,只有各方面协同发力,才能全面提升预算绩效的管理水平。

浙江大学财税大数据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李金珊表示,基本建成预算绩效管理体系,是对制度变革提出的更高要求,这意味着绩效应落实到预算过程的每一环节。

“讲绩效不能只停留在资金层面,因为资金的背后是政策,政策的背后是政治。”李金珊以专项资金的使用绩效为例称,专项执行完毕后不仅要从经济上考虑起投入产出效率,更首要的是要考虑政策的目的是否达到,效率也应服从于政策目标。

谈方法:结合城市治理 推进财政研究

“虽然通过征收燃油税来支持公共交通很困难,但在美国,也有很多城市用投票方式决定支持这一措施。这说明,民众并非不支持税收,而是希望看到有绩效的税收。”结合美国国情,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地方财政与基础设施研究中心主任赵志荣提出预算绩效管理与城市治理相结合的多种可能。

他表示,构建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可以考虑将决策过程“向下挪动”以增加政府与个人的互动,“比如在小型社区,可以通过征收物业费用起到房产税的作用,让当地居民参与城市治理的决策过程,促使其自我约束、自我发展。”

“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等方面知识,应是政治学研究的上游学科、基础学科,只有多学科的交叉、融合,才能真正理解政府行为,推进国家治理、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提高。”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所长房宁从研究角度提出,当前中国政治学研究缺乏经济学、财政学视角,此方面有一定补充空间。

据悉,本次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公共管理研究中心、中国新闻社旗下财经媒体中新经纬、浙江大学财税大数据与政策研究中心联合主办。

作者:张斌

责任编辑:于璧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