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普及了,别再“标签化”大学生

02-28 12:19 | 评论+来源: 红网

教育部日前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2018年教育事业发展有关情况。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副司长范海林表示,我国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8.1%,我国即将由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进入普及化阶段。

新中国建立以来,我们在文明教育发展上的巨大成就,一个体现在文盲率降低到个位数的兜底上,另一个则是高等教育向着普及化大步迈进的拔高上。有科学研究表明,国民平均学历程度越高,平均收入水平就会越高。高等教育从精英化向平民化转变,从中国历史乃至人类文明史来看,都标志着“我们在发展人、成就个体事业上取得了空前成就”。

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也是“整体上去精英化”的过程。1999年大学全面扩招之前,高考录取率一直控制在40%以内,1977年甚至只有5%,惨烈竞争的事实,造就了大学生“天之骄子”的光环效应。而彼时实质上进行的就是精英教育。1999年后,高等教育蛋糕做大了,高考录取率长期保持50%以上,2013年达到历史高位76%,而高考参与人数整体呈下降促使的事实,意味着“上大学基本成了国民平均教育水平”。然而,普及化、平民化的高等教育现状,并未带来与之相对应的“新教育观”。

公众和媒体“标签化”大学生的现象还很普遍。所谓“标签化”,就是预设“大学生本该如何如何”的隐喻,这种长期养成的思维惯式,不仅不符合事实,而且给大学生就业找准自己在社会上的位置带来无限困扰。譬如,媒体以新闻形式报道“大学生送快递”“大学生当农民”,能吸引围观的原因是“潜意识里大家还是老思维,认为大学生就应该坐办公室,或在实验室里搞研究”。这种社会氛围,无形中让大学生特别是农村大学生在就业选择中自缚手脚,最终吃亏的还是他们自己。

“标签化”大学生的另一个表现,则是“给大学生分三六九等”。普及化、平民化的高等教育,本意是“以教育权的平等化实现人的发展机会平等”。而近些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精英化光环”的逐渐褪去,社会上特别是一些公司有一股“重新给大学生分等级”的苗头。所谓重点大学VS一般大学,所谓牛校VS普校,或所谓研究型大学生VS职教学生,似乎大学之间有高低之分,大学生之间有等级之别,这是对高等教育的曲解,高等教育应该是给任何可能个体以适合的教育,发展其身上的潜能,开启通向未来的路口,而不是给人贴上高低贵贱的静态标签。高校之间只有类型分工之别,不该有上中下之分,大学生更不该一上大学就被打上“注定如何如何的标签”,高等教育给他们提供的应该是星辰大海与无限可能。

高等教育普及化、平民化,对高等教育的看法理念也该“平民化”。大学生不再是天之骄子,他们只是普通劳动者。大学教育给予大学生的,应该是“发掘潜能、发展才能”的无限可能,帮助他们“做最好的自己”。再“标签化”大学生,真就与高等教育普及化的时代脱节了。当然“被贴标签”,受伤、被剥夺机会、被捆住手脚的,还是大学生们自己,而他们很可能就是你我的孩子。

作者:程振伟

责任编辑:杨鑫宇

更多精彩,请下载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