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临近 你在羡慕链的哪一环?

03-02 21:54 | 心理来源: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你看看人家!” 小时候最怕家长说这句话。可好不容易长大了,这句话依然阴魂不散,有意思的是,说话人变成了自己。

毕业临近,身边突然又涌现出很多“别人家的孩子”, 而羡慕别人这件事,人人都有经验。就拿毕业后的出路来说,大体可以有三种:出国读研、国内读研和直接工作。这三种出路的羡慕链条错综复杂,触发羡慕的情境也各不相同。

保送国内研究生的同学是毕业季里的抢跑者,他们最早摆脱失学恐惧,在很长一段时间以度假的姿态霸占羡慕链顶端。在其他同学还在为offer焦头烂额的时候,他们已经开始规划毕业旅行了。

保研内部还略有分层,保本校的有时候会羡慕保外校的,毕竟那是一段全新的校园体验,“外校”往往还意味着知名度和排名的升级。

等到大四下学期,出国的同学实现了弯道超车。朋友圈里将下起offer雨,剑桥哈佛等亮闪闪的校名时时刺激着观者的心脏,对出国党的羡慕迎来一个小高潮。“要是当时选择出国,现在会怎样呢?”不少保研党开始悄悄问自己。

相比继续读研,直接工作似乎是“不按常理出牌”的选择。工作党最早面临生活的压力,对于他们来说,身后的校园是回不去的乌托邦,“还是当个学生好”他们在连续加班几天后忍不住慨叹。对于其他同学来说,工作党是一群勇士。

其他同学也无比清楚,读研只是一种拖延,等到下一个毕业季,曾经的同窗也许已经在工作岗位小有成就了,自己一样要从头开始接受“生活的毒打”,想到这里,工作党在羡慕链的位置又提升了。

光是毕业以后的出路就有这么多羡慕链,更不要说其它方面的成就。当你八百米都跑不下来,有人已经去跑半马了;还在为自己读的几本书沾沾自喜,已经有同学大学期间写了好几部小说;你终于在混沌中修完了所有学分,却得知有同学四年里光旁听的课程都比专业课多,她的知识面更是有碾压级的优势,这时候不禁捶大腿自问:“时间都去哪了?”

毕业临近,各种“经验分享”“获奖感言”“人物专访”以刷屏态势扑过来。每个人都在悄悄地望向别人,在羡慕链上找到自己的位置。

聊起这种横向比较,朋友小A大方承认:“有时候就会挑人家的刺,安慰自己Ta也有做得不好的地方。”这样的想法可以说是一种防御机制,它能帮助降低“自己不如别人”带来的羞耻感。

在我们擅长自我保护的大脑里,学习成绩高被等同于“书呆子”,运动达人则被翻译成了“四肢发达、头脑简单”。一通自欺欺人之后,突然感觉自己活得“更通透”了。

有时候,羡慕链是个变化莫测的圆环,每个人都在被人羡慕的同时羡慕别人。 看样子处在羡慕链顶端的同学也不例外。

W是同龄人里被公认的“成功者”,以至于对他的称呼都自动变成了“大佬”。而他自己对这样的追捧却不以为然,甚至有些反感:“捧‘大佬’其实挺无聊的,还有点烦人,和自身的实力相比,他人的赞许其实没什么意义,我总能在任何一个方面发现比自己厉害的人。”

在羡慕里,云淡风轻的态度往往是在高位者的配,他们更早意识到,文字呈现出的“成功人士”形象只是本人的一个幻影,别人羡慕与否,生活依然照旧。

道理谁都懂,在羡慕链上的很多心态失衡都是“揣着明白装糊涂”。在短暂的不平衡过后,多数人还是会学着欢喜地投身自己的生活。“别人家的孩子”不再是个困扰,因为你不再是个孩子了呀。

作者:许莹琪

责任编辑:汪文

更多精彩,请下载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