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立益委员:不能让学生“死记硬背”价值观

03-04 10:51 | 代表委员之声来源: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北京3月4日电(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 中国青年网记者王烨捷)正在召开的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戴立益对当前国内青少年思政教育提出了新观点,他认为青少年思政教育整体形势稳定、向好,但仍存在几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必须高度重视。

“有的地方教育手段严重滞后,还在用背诵、灌输的方式对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戴立益同时也是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集团的主任,他告诉记者,一些早就该被“淘汰”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仍然在全国很多地方被使用,“思政教育应该是潜移默化的,做到润物无声、育人无痕。比如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个体体验等活动中受到教育,而不是死记硬背。”

调研中,戴立益发现几个问题,一是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是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大隐患;二是区域之间、阶层之间差异很大;三是教育手段严重滞后于发展;四是“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目标尚未实现。

教育部2018年8月发布的教育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义务教育阶段随迁子女和农村留守儿童数量分别为1897.45万人和1550.56万人。

戴立益介绍,华东师大专业团队在调查后发现,弱势阶层家庭子女、父母受教育程度低的青少年、乡村薄弱学校中小学生等群体在理解、认同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明显较弱;讲授、宣传、灌输、背诵等仍是学生价值观教育的主要方式;青少年价值观教育仍主要由德育和思政教师队伍来承担,仍为独立课程,教书与育人“分裂”。

戴立益建议,第一,面向全体教师开放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建立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开发中心,开发形式多样、生动活泼、适合不同年龄段学生学习的文本资源、视频资源、场馆资源、社区资源等,强化实践学习和体验环节,坚决摒弃灌输、说教。

第二,要调整和完善对学校、学生的评价标准,全学段层面严格保证体育课时数,增加学生在校参加体育锻炼时间;在新高考中真正落实综合素质评价,将学生身心健康、道德水平、社会责任感、政治态度等作为招生录取的重要标准。

第三,他建议从“国家长治久安”的高度来看待和重视留守儿童身心健康。打通儿童异地就学的体制机制障碍,建议在国家层面根据受教育人口流动形势,建立教育资源的跨区域转移制度,增加流入地教育资源供给。放宽儿童异地就学、升学的政策限制;二是建立补偿机制,鼓励母亲在流出地照料子女,建议通过货币补偿,为母亲提供在农村照料子女的正向激励。

第四,构建家校合作的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他建议在区县层面成立“家校合作协会”;在学区层面设立“家校合作联合体”;在各个学校建立家校合作组织,建立健全学校、年级、班级家长委员会;创新家校合作方式,广泛吸纳家长参与义务路队管理、安全巡查、卫生监督、留守儿童关爱等工作,畅通家长与学校沟通途径。

作者:王烨捷

责任编辑:温维娜

相关文章

更多精彩,请下载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