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卫东委员:破解学术不端需对大学生学习毕业各流程严格规范

03-06 15:01 | 代表委员之声来源: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讯(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 中国青年网记者 叶雨婷 实习生 耿孟泳贞)3月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开幕,“惩戒学术不端”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引起了公众广泛关注。对此,全国政协委员、浙江大学副校长罗卫东表示,学术不端的风气与学术激励机制不健全有关,解决学术不端问题需要高校在学生学习及毕业的各个流程严格进行规范。

针对不久前翟天临出现的学术不端事件,罗卫东表示,浙江大学一直实行全面查重制度,这对规范学术不端行为非常重要,只要重复率超过一定值,就必须提出质疑,然后需要学生提出说明。

在他看来,查重并不是普适的规则,“有些学科的查重不解决问题,因为人文学科里面有大量的引证是必须的,历史研究不可能没有引证,文学研究也是同样,那么这些学科就要有学术委员会来对引证的性质进行认定。我们有13个学科大类,每个门类的学术规范要求是不一样的。”

那么,处理学术不端的流程是什么样的?罗卫东向记者介绍称,学校只要接收到举报或相关的信息,发现学生有剽窃或抄袭嫌疑,校内相关机构就会立刻对他进行调查。“学院学术委员会对它进行认定,认定报告会报送到研究生学院的教学委员会秘书处,进行形式上的确定,然后递交学位委员会进行审核,提出初步意见。之后就是剥夺学位等各种措施,根据相关管理条例,以零容忍的态度进行处理。”

为何近年来学术不端事件屡屡发生?罗卫东认为,原因之一是各个学科都有发表论文的要求,这形成了一个刺激。“正向刺激就是,发表的论文质量数量好会有好的待遇,会对毕业有良好的影响,老师会获得比较好的评价;负向刺激是如果发表不了达到要求的论文,那么就没有答辩资格,可能延期毕业,这给学生带来的压力很大。”

“高强压力下,人的行为会失范,这是必然的。”罗卫东指出,如何构建健全的激励体制,如何能够让做学问的人安贫乐道,以科学精神去做学问,而不是以一种世俗的商业精神去做学问,是个长期任务。高水平大学若要与国际接轨,就要有相对严格的技术规范和质量评价体系。这是文化建设,是制度建设,而不是一个简单的道德建设。

作者:叶雨婷 耿孟泳贞

责任编辑:温维娜

相关文章

更多精彩,请下载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