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提案”用行动解释了“两会是什么”

03-12 19:19 | 快评来源: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今年全国两会,多份“学生提案”引起关注。其中,西安市7名中学生呼吁加强中小学校食堂膳食营养的“提案”,由全国政协委员、致公党陕西省委主委陈超提交大会。上海奉贤中学、江苏省南通中学、浙江省义乌中学等学校的学生,也通过类似方法由政协委员提交了“学生提案”。

两会的议程事无巨细,关系到每个人的生活,中学生当然也不能例外。组织中学生在扎实调研的基础上,撰写模拟提案,并创造机会将他们的“提案”带到会场,转化为真正的政协提案,既能让学生感受到撰写提案的收获,也能帮助他们理解真实的两会。

两会是什么?如果没有更深入的接触,很多中学生也许只能背出教科书里对两会的定义。但是,对于两会这一政治制度如何影响中国,如何具体影响每一个人的生活,不光是中学生,一些成年人也缺乏直观理解。鼓励学生撰写模拟提案,就是用具体的行动诠释两会,让学生在参与中理解两会这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

通过开展模拟政协活动,学生收获的不仅是一份亲手撰写的提案。参与模拟政协活动的中学生,通过实地调研提高了社会实践的水平,在撰写提案的练习中熟悉政治语言的文本,在集中展示的过程中学会表达、辩论和沟通。正如“全国青少年模拟政协活动”组织者所言,组织“学生提案”培养了青少年的“四大能力”:发现问题能力、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合作交流能力。

这些模拟提案,大多从与学生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领域入手。无论是食堂膳食营养问题,还是整治校外辅导机构、规范早教机构管理、推动无偿献血工作,今年由政协委员提交到大会的“学生提案”,都涉及到青少年权益保护和未来发展。这些提案由相关部门回复办理以后,将直接影响相关领域的政策和管理。通过这样的过程,参与撰写提案的学生得以感知民主权利的真实和有效。

青少年是社会的未来。青少年不关注社会,社会就没有未来。鼓励学生撰写模拟提案,既能够帮助学生将课堂习得的政治知识化为实际运用,也能推动他们走出教室,在社会的大课堂里接受教育。

中学生撰写“提案”,还被带到了会场上,会不会不够成熟?人们难免会产生这样的担忧。其实,大可不必因此过虑。当代青少年视野广阔,获取信息的渠道多种多样,他们的学习能力甚至超过许多成年人。而且,政协委员在收到“学生提案”以后,还会按照大会的要求进行格式、行文上的修改,把“学生提案”转化为正式的政协提案。只有通过严格的确认过程,一份“学生提案”才会真正进入两会的议事殿堂。

这些参与撰写提案的中学生长大成人以后,也许会在社会上各个岗位担任重要角色,甚至成为真正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在那个时候,他们无疑会感谢青少年时代接受的政治素养教育。即便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直接参加两会,在学生时代接受这种锻炼,也能帮助他们尽快成长,确立民主观念,培养权利意识,成为合格的社会公民。

“送上完整提案的我们,已不再单纯是高中生,而是社会治理的参与者、贡献者。”这番出自中学生的发言,让人感到惊喜和感佩。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中学生撰写模拟提案,用自己的行动丰富两会的议程,也在不断推动民主制度走向成熟。青少年不仅从间接参与两会的过程中扩大了自己对政治的理解,也通过自己的实际努力付出,让两会更有活力,更具代表性,更加创新,更贴近民生和民情……

作者:王钟的

责任编辑:王钟的

相关文章

更多精彩,请下载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