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那“生命禁区”里的绿色

03-12 12:29 | 军事+来源: 解放军报

扎根帕米尔高原的边防军人,除了身体涌动的一腔热血,还有一种深入骨髓的情感,那就是对绿色和生命的遐想与热爱。

走进新疆军区某边防团托克满苏边防连,走廊里的一面报墙上都是哨所官兵手绘的卡通画——花朵开得娇艳,太阳火红火红,草地绿得喜人,桃花深红浅红,一切都散发着春天的气息。

纯真、阳光,热情、开朗,与托克满苏边防连官兵们交流,你会发现,他们对绿色的热爱。

在连队家属接待室里,摆放着官兵们精心栽种的7盆绿植。每天一大早,上等兵王亮亮出操回来,第一件事就是打来一盆水,先浇水,再为这些绿植“洗漱”,每一片叶子都擦得一尘不染,最后再把一盆盆绿植放在窗台上晒会儿太阳……王亮亮的脸上写满认真,他呵护这些绿植就像是呵护自己的眼睛。

绿色给人希望,绿色承载着边防军人的梦想。那年,大学刚毕业的某边防团军医牛满意来到哨所当兵锻炼。回忆起那一个半月的难忘时光,他这样“总结”:“一周克服高原反应,一周适应体能训练,剩下时间探索生命的顽强。”

在初上高原的牛满意看来,雪山深处的哨所生活,最令人煎熬的是内心孤寂。

然而,再恶劣的环境也能生长绿色。牛满意很快发现,连队官兵吃完晚饭都会相伴来到温室大棚“散步”。温棚不大,但官兵们每次走进大棚看到绿色的蔬菜,总能获得极大的心理满足——因为,这满眼的绿色,代表着希望和梦想。

数十年来,驻守帕米尔高原的官兵从未放弃播种绿色的梦想。官兵换防,人人都要带些菜籽上山,官兵家属也会把花籽、肥料作为礼物寄给驻守哨所的亲人们。生命的希望和春天的梦想,始终珍藏在一茬茬官兵心中。

一年春天,上士许鹏被调整到连队任种植员,温棚内的锅炉坏了,室内温度上不来,菜苗冻死了不少。许鹏到附近的一处工地找来废旧材料,自己焊造了一个“简易锅炉”。

高原昼夜温差大,为了在夜间帮蔬菜保温,许鹏干脆把床铺搬到温棚外的板房,一晚上起来好几趟,给锅炉添煤。

战友们怕累坏了许鹏,纷纷前来帮忙锄草翻地,上午通风透气、午后给小苗盖棉被保暖……在官兵们的精心呵护下,才半年光景,十几种蔬菜瓜果就在温棚里扎下了根,蒜苗也种活了十几盆。这些都是官兵们在“生命禁区”,用心血浇灌出的真正有生命的绿色。

在海拔4300多米的红其拉甫边防连,种植员杨建刚绝对是战友眼中的“功臣”,因为,他开天辟地第一回在红其拉甫种活了柳树。

3年前的春天,杨建刚一连几次托到团部办事的战友马雪强带柳树苗,想种在温棚里。时任指导员王立听了直摇头:“连队驻地冻土厚,快别费这个心思了。”

战友们“期望值”不高,杨建刚心里却抱有一丝希望。他在温棚一角开辟了一块空地,深埋一层羊粪和干草,又养了半年土,最终栽种了10棵树苗。种上,不活,再种……高原再严寒,也能被官兵的热情融化。如今,存活下来的5棵树苗已长到一米多高。

走进温室大棚,只见一棵棵树苗“站”成一排,十分惹人喜爱。杨建刚手拿水壶小心翼翼给它们浇水……那动作和神情,真的像极了在呵护自己的孩子。这位22岁小伙子笑得很开心:“在高原,绿色就是官兵的‘心肝宝贝’。大家盼绿色、守绿色,因为绿色意味着生命。在帕米尔高原,凡是能活下来的生命都是那么珍贵那么挺拔。只要心中有绿色,帕米尔的春天同样迷人。”

作者:沈新明 张庆良 张银伶

责任编辑:王裴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