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来信】八叔还乡

03-28 21:33 | 中国青年作家报来源: 中国青年作家报

四十多年来,月圆月缺,花开花谢,一万五千多个日子,不管清晨黄昏,时时刻刻都在想着故乡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及童年的点点滴滴,都是那么美好,值得留恋、回忆。流浪这么多年,一事无成、满头华发,想起来感慨万千。在你来信中得知孩子们个个美慧高雅,聪明俊秀,事业有成,真是高兴万分。还有刘氏门中多亏你的照顾,方有今日。

——1988年4月20日

中国人民大学家书博物馆“隔不断的亲情”展柜收藏的每一封两岸家书,背后都有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深海摄)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家书是寄寓乡愁的鸿雁,飞越海峡两岸,把沾满泪痕的思念送到亲人眼前。

3月15日至16日在北京举办的“中国2019世界集邮展览——中国家书选拔展”上,中国人民大学家书博物馆选送了5框家书,有两框是“两岸亲情”主题的,“八叔还乡”是其中之一。这部家书以其珍贵与浓情,得到了集邮专家的好评,也深深打动了现场观展者。

今年是台湾开放老兵回大陆探亲32周年。32年前,两岸隔绝的人们,最早是通过一封封家书,才辗转找到失散多年的亲人的。

“八叔”刘振海去台湾的时候29岁,在去台湾前他在家乡已有结发妻子,20年后他又在台湾成家。如今八叔已经去世,他留下的家书记录了他对家乡的无限思念。

“人越老越思念故乡,月是故乡明,故乡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是美好的、亲切的。看到照片上,绿柳才黄,桃花含苞待放景色,感到无比的亲切。台湾也有柳树,是交替落叶,从不跟老家一样,秋天落叶,春天发芽,还可以把皮拧下来做口哨吹,桃花也不如家乡的桃花妖艳。尤其桃子吃到嘴里涩涩的,没有桃味……”

这是八叔刘振海1990年5月3日写给侄子刘国强的一封家书。那时虽然两岸已经开放亲属探亲,但是八叔因为家里孩子小,经济也不宽裕,到大陆探亲的安排迟迟未能成行。他对家乡的思念只能在家书的字里行间和家人的谈话中得到表达。

八叔的儿子刘永建说,小的时候,父亲有空就会带他去一条溪边,让他捡木头丢到水里面去,说这个木头会顺着河水漂回老家。那时候他年纪小,以为是真的,就捡一大堆木头丢到河里面去。现在想起来才知道,父亲丢的不是木头,而是乡愁。

八叔刘振海祖籍山东武城县,他的父母生了八儿两女,刘振海排行第八。他和北京的侄子刘国强通信频繁,八叔也成了这个大家庭里对他最亲切的称呼。

八叔自幼失怙,是几个哥哥把他抚养成人,送他读书。1949年去了台湾,退伍后投考了师范学院,毕业后在南投中学教书,直到60岁退休。

八叔在大陆原有婚配,但婚后不久他就继续服兵役,后来去了台湾而与妻子天各一方。因为盼望与发妻团圆,直到50多岁仍独自生活,后因返乡无望,就在台湾再次成家。陈淑就是八叔在台湾娶的妻子,他们成家时年龄相差25岁。

八婶说,婚后八叔经常说想吃山东的面食,没有面食吃经常手脱皮,于是八叔就手把手教她做山东馒头和饺子。尽管有家了,但每到过年,八叔对老家的思念会重上心头。

刘永建回忆,在他小的时候,两岸还没有恢复联系,父亲就手写刘氏列祖列宗的牌位,贴在墙壁上祭拜。等到过年之后,再把红纸撕下来。

上世纪80年代初,八叔想方设法通过美国友人转寄信件,与大陆的亲人取得了联系。在这之后的4年,由于美国友人搬家,八叔再次和大陆亲人失去了联系。直到1988年八叔才和大陆亲人再次联系上,八叔也开始把回大陆探亲排上日程。

八叔在信中写道:

“现在开放探亲,等到你国华弟学业告一段落,我会搭机直飞北京,探望所有的亲人。去年我已从学校退休,身体很好,平时除运动外就是看书写字,或指导你弟弟妹妹功课,有时看看故乡亲人寄来的信和照片,以慰思乡之苦。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三年不见,东山犹叹其远,何况分隔四十多年呢?

记得最后一次见到你父母及大姐哥哥们是在1946年春天的老家,尔后天涯海角,失去联系。虽然分割这么多年,但永远割不断亲情,永不会忘记生我养我的地方,故乡的泥土芳香,故乡的水甜美,走遍全球只有故乡最美好。客游虽云好,不如计归程,总有一天我会带着全家回去祭拜刘氏列祖列宗的在天之灵,并和子侄辈一叙别情。

你八婶叫陈淑,今年44岁,弟弟国华17岁,读高一,妹妹国英15岁,读初一,全家和乐融融,如通信正常,下次我会寄全家照片给你,并代我问候你爸爸、六叔安好,大姐及哥哥、嫂子均告,侄孙(孙女)辈活泼健康。”


愉快

愚叔 振海 叔母 陈淑

1988年4月19日

从这封迟复了4年多的信中可知,在那几年无法联系的日子里,八叔从没有停止思乡的思绪。他一遍又一遍地翻阅着“烽火连三月”里仅存不多的“抵万金”家书,一边感叹着“梦已不圆,各照半边月”的人生缺憾。当时八叔已经退休,赋闲在家,常常以书信聊解思乡之苦。

1992年5月2日,72岁的八叔偕婶母从台湾飞回祖国大陆探亲,回到老家祭祖,与兄弟姐妹及亲戚团聚。在近半个世纪的分离之后,骨肉再次相聚,酸楚和喜悦的泪水交织在一起。

在北京,八叔、八婶到各处游览,八叔深情地呼吸着祖国的清新气息。八叔带着八婶从台湾飞回山东老家祭祖。那次回家后,八叔带了一把家乡的泥土,并将它埋在南投家中的院子里。1999年八叔过世,从此以后,八婶几乎每年都会到大陆走一走,她说每次到大陆就好像八叔和她在一起,一起重游故里。

血浓于水。像“八叔还乡”这样的故事,在中国人民大学家书博物馆收藏的家书中还有很多。“隔不断的亲情”主题展柜的每一封两岸家书,都蕴藏着漂泊经年的思乡之苦,背后都有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

作者:只恒文 张丁

责任编辑:只恒文

更多精彩,请下载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