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996到ICU, “加班文化”是不是走岔了路口

04-09 12:09 | 评论+来源: 燕赵都市报

一位正在国内知名理工类高校就读的本科生,也许需要重新审视自己未来将要面对的工作与生活。曾经,他被视作激烈竞争中最出类拔萃的优胜者,潜在的高收入群体中的一员,社会新技术与多方面进步的推动力量。但是现在,一场很像是互联网行为艺术的“996.ICU”风波,可能会让他产生追问这些美好标签背后更多意味的念头。

“996.ICU”,即“工作996,生病ICU”。996的意思是每天上午9点工作到晚上9点,每周工作6天。这是某些互联网企业比较普遍的工作节奏,当然,目前一些行业和领域也是如此。即便这些企业或单位不在制度中对此明确成文,也会通过管理和考核,鼓励乃至要求员工这样作息。而ICU,人人都知道,那是健康损害与生命危重的代名词。

“996.ICU”最开始有点像某个被加班逼至疯狂的程序员的自嘲玩笑,他毫无针对性地注册了一个网站,在上面对“996”象征性地抱怨了几句。后来,他的同行,另一位对此心有戚戚焉的程序员在GitHub平台上发起同名项目,不到两周时间,该项目的标星数就突破了18万!要知道,在这个注册用户以全球程序员为主的平台上,许多相当优秀的项目发起多年,标星数也不过数万而已,“996.ICU”获得的巨大关注度和支持,显然来自于一贯低调的中国程序员们。接着,他们采取了更多颇具职业特点的行动,建立“996企业黑名单”提醒求职者慎重,不断积累并分享与此相关的仲裁和诉讼讯息,甚至有人试图建立新的协议,在未来代码分享和软件开发中排斥“996企业”,以技术壁垒实现行业驱逐……从目前情况看,这场风波已经把中国诸多知名互联网企业牵连其中,一些企业甚至寻找各种理由对此进行“封杀”。

加班、疯狂加班、加班文化——曾经都是互联网企业和互联网产业大力弘扬的独特精神与价值逻辑。今天大家耳熟能详的互联网大佬们,没有不曾经历斯巴达式奋斗而取得成功的,也没有不曾对团队和下属提出过高于“正常值”的要求的。因此,当“996”从提倡变成标准,试图反抗的程序员们首先遭遇了来自业内“精英”的批判:“比你优秀的人,比你更努力”、“要么干,要么滚”、“每天睡4小时的人,年薪基本400万以上,以此为基础,多睡1小时,薪水就要除以4”……正方与反方的观点,都以数字表达和逻辑归因为基础,这让在效率和权利中权衡的人好不纠结——加班文化,到底是进步的精神助燃剂,还是生命的健康粉碎机?

“加班”在我们的工作文化中,是一个早已存在且具有相当正面意义的词汇。“加班”意味着勤奋、努力、奉献,效益时代更增加了进取和创造的意味。但是,我们也要看到,今天社会普遍关注的“加班文化”,早已不再是创业者的个性化选择,而成了一种面向普通劳动者的潜规则和影子标准,是许多人想要获得公平奖励乃至正当薪酬的附加前提。

今年1月,杭州某互联网企业公布实施“996”工作制,不配合的员工要么请假要么算旷工,引起当地劳动监察部门介入。更宏观的数据,根据国家统计局调查,今年1-2月全国企业就业人员周平均工作时间为44.9小时。这意味着,如果以五天工作制计算,我国企业就业人员每天工作时间已经接近9个小时。而与此同时,卫健部门一直针对国民健康因工作时长增加、工作压力增大而呈现许多不良趋势忧心忡忡,不断预警。“996”绝不只是程序员们互相调侃的一句行业“黑话”,它正在成为摧毁许多人生活质量的“黑洞”。

“996”不必然意味着进取或忠诚。有时候,它是低效管理、东施效颦的昏招;有时候,它是罔顾成本规律,一味榨取员工价值的刻薄盘算;有时候,它干脆就是企业背弃市场契约精神和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遮羞布。

在大家眼中“挣钱多,说话少,疯狂加班”的程序员们,终于发声,通过这场“996.ICU”运动表达了抵制姿态。“996”作为一句玩笑,迅速被互联网企业员工、即将踏入互联网行业的高校人才以及关注该领域的人们感同身受,“吵”成话题,这本身就表明了问题的严重性和紧迫性。某些互联网企业如还不肯觉醒,及早调整,也许会失去更多宝贵的发展资源与进步良机。

作者:燕赵都市报

责任编辑:黄帅

更多精彩,请下载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