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霁翔院长退休,“网红”故宫风华正茂 | 中青融评

04-09 16:15 | 中青融评来源: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日前,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退休的消息在舆论场上被网友高度关注。这几年,单霁翔院长对宣传故宫文化做出的贡献,可谓有目共睹,甚至有人称之为“单霁翔时代”,可见其影响力之大。

故宫作为中国最重要的历史古迹之一,在文博圈内外一直都享有极高的声誉,但如何让故宫的历史文化走向民众,尤其是吸引广大年轻人的关注,也一直是一个难题。现在看来,单霁翔院长很好地把故宫的历史文化价值与商业价值很好地结合起来。

文化事业不同于文化产业,但文化产业又离不开文化事业。过去人们宣传故宫文化更多停留在“历史教育”的层面,而单霁翔院长引入了营销思维,用产品经理的思维去宣传推广故宫的价值,开发出一系列故宫文化的衍生品,这就让故宫的文保事业与商业经营结合起来。


比如,故宫年历、故宫口红、故宫胶带等文创产品在网上卖得火爆,一些故宫文物元素还与网络上的“萌文化”结合起来,让历史文化变得更有趣味。有数据显示:“2017年,故宫网站访问量达到8.91亿,把186万多件藏品的全部信息放到网上,故宫文创产品销售达到15亿元人民币”。


这几年故宫的“网红”之路给其他文博领域的工作者很大的启发,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把握好了一个“度”:既不能让历史文物成为少数人的冷门爱好,好像历史就是冷寂严肃的,又不能太过庸俗化、娱乐化,失去了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要做到适度,其实并不容易,这需要管理者既有历史文化修养,又有流行文化、网络文化的思维方式,既有全景式的历史洞察力,又有敏锐的商业运作能力。

故宫文化“走红”的另一个启示在于管理者要有大刀阔斧的改革精神与创新意识。有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故宫开放面积由2014年的52%,达到现今的80%以上,8%的文物将向公众展出”。前不久故宫开放夜场,也让故宫再次登上舆论聚焦榜。如此大尺度的开放,不可能出自一个保守庸碌的管理者之手。因此,我们不妨从单霁翔院长与故宫文化“走红”中,寻找传统文化与现实资源对接的更多可能性。



评论 / 黄帅 视频/ 新京报动新闻

作者:黄帅

责任编辑:西蒙

更多精彩,请下载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