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一博士毕业六年后报考医学专科

04-21 19:18 | 教育+来源: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姜楠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王海涵 王磊

“追求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我已经迈出了一小步,接下来又是新的挑战。”近来,国内某重点高校理工类专业博士朱鹏(化名)心情不错,他觉得自己通过努力,找到了人生的另一种可能。

在毕业工作六年后,朱鹏以社会考生的名义参加了安徽省2019年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报考了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下称“安徽医专”)口腔医学专业。最终,他取得省统考文化素质测试满分300分、校考职业适应性测试278分的好成绩。一旦被该校录取,朱鹏将要在校进行三年全日制学习。博士学历毕业生“回炉”报考高职院校,这在安徽省尚属首例。

据了解,朱鹏2013年毕业后,先后在银行和科技公司工作,目前,他在金融科技类的岗位工作,薪资待遇也比较优厚。“我平时兴趣广泛,对历史和医学等学科都有涉猎。去年,我知道有高职院校分类考试,就想着要试一试。”朱鹏说。

朱鹏的妻子和岳父都从事口腔医学方面的工作,他也深受影响。平时,朱鹏经常能听到妻子说为病人矫正牙齿的故事和经历,他自己也对口腔医学产生了兴趣。

“我觉得口腔医学非常有魅力。像牙周病治疗、口腔修复、牙齿种植等工作,能帮助患者消除牙齿病痛,恢复正常用餐和说话。口腔正畸则更像美容’工作满足人们对舒适感和美的追求,让人们更加自信。”朱鹏觉得,自己虽然是个“外行”,但已经被口腔医学深深吸引,想要尽力去了解、挖掘这一行业的知识和奥秘。

“我希望通过进一步学习,获得一份专业技能知识,经过岳父推荐和自己考察,我得知口腔医学是安徽医专的特色学科。”去年,经过进一步咨询和了解,朱鹏决定报考安徽医专。面对周围人的疑问和不解,他觉得,“自己目前已经不需要进行学历教育方面的深造,学习职业技能知识更符合当下的需求,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虽然曾经是学霸,但朱鹏面对全新的考试领域,丝毫不敢掉以轻心。去年,他早早就开始筹措考试相关事宜,今年年初,他买来专业书籍,开始备考文化课。

“我的复习秘诀就是对着考试大纲复习、做题,个人觉得语、数、外等考试难度不大,等到真正入学之后,面对口腔医学的专业课,对我来说才是不小的挑战。”朱鹏介绍,自己会从零开始,按照学校的教学计划认真完成学业,培养专业能力。

对于未来的职业规划,朱鹏表示,不排除从事相关行业的可能,但是目前不会辞掉手头的工作。未来,一旦被录取,遵照学校和工作单位的制度要求,他会仔细权衡现有工作和口腔专业学习是否冲突。

“希望经过三年的专业学习,结合之前本、硕、博所学知识,能为自己找到一些新的兴趣点和职业闪光点。”朱鹏感慨。

“本、硕、博的学习除了教给我专业知识,更多的是世界观、学习能力及工作能力的培养,塑造我独立思考的能力、创新发展的能力、服务国家和社会的能力。即使未来我从事医学相关职业,曾经学到的知识也依然有用。”朱鹏觉得,现在很多职业都需要跨专业、复合型人才,自己可以尝试将以前学习的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知识与医学相结合,寻找新的工作和研究思路。

谈起自己之前的学习经历和经验,朱鹏介绍道,从小到大学习过程中,他都对自己严格要求,任何事都认真对待,会制定相应的学习计划和复习目标,不需要家人过多干预和督促

此外,朱鹏在闲暇非常喜欢看书,特别爱看国内外经典名著、历史正传、优秀散文专业相关书籍等。他还喜欢看悬疑、英雄类电影,历史正剧,并且热爱美食,休息在家会自己动手做上几道拿手菜。别人都说他“兴趣广泛且专注”。

找工作能找到契合自身专业和兴趣的工作是好事。但如果没有找到的话,也不能好高骛远。我觉得对于年轻人来说,任何一份工作都是新的学习机会,一定会有所收获,工作成熟后再寻求个人兴趣相关职业也为时不晚。”朱鹏谈道。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有高学历人才专门来到安徽医专学习专业技能知识的情况并不罕见。“有医学本科院校护理系毕业生来我们这学医学影像技术,也有理工类院校自动化专业毕业生专门来报考临床医学。此类现象和趋势代表了当下年轻人对专业技能教育的渴望,对成为跨专业、复合型人才的向往。”在安徽医专学生处处长汪长如看来,有高学历人才前来报考,也给学校教育带来新启发。

汪长如觉得,应用型医专人才培养还是应该以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让学生掌握适应职业岗位的适宜技术,并培养创新精神、创新能力,鼓励学生将科研能力、大数据挖掘利用能力与医学专科知识结合,从而更加有力地促进智慧医疗、大健康事业发展

结合自身经历和经验,朱鹏觉得,术业有专攻,理工科学生需要对某一专业保持定力深入研究,才能有突破性的成果。但就职业发展对工作有帮助而言能掌握学习多学科、复合型知识更好。

“我现阶段还在琢磨数据分析建模、人工智能等知识,以及这些技术在医疗智能诊断、影像识别等领域的应用。”朱鹏觉得,年轻人应该结合自身实际,脚踏实地,并非所有人都要把进入综合型本科院校当作高考目标,如果个人比较追求职业技能发展,高职院校可能是更好的选择。但不论如何选择,未来都应成为对社会有更大贡献的人。

作者:姜楠 王海涵 王磊

责任编辑:张胶

更多精彩,请下载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