鸥讯社:校园媒体走出“专业范”

2019-05-13 | 校园热点来源: 中国教育新闻网

浙江海洋大学是地处舟山的一所“小”大学,在这个只有一万多名学生的地方高校里,“鸥讯社”是每届学生大学时代无法抹去的记忆,被称为“学校里的新华社”。鸥讯社的微信号曾经18次位列全省高校校园媒体榜(周榜)第一,在这样一个没有新闻传播类专业的高校里,校园媒体怎样走出了专业范?

该校于2007年整合了校报学生记者团、学生广播站、摄影协会等学生记者团队,吸收了部分网络爱好者,组建了这支全媒体学生通讯社——鸥讯社,开始学校全媒体化新闻人才培养。

谈到社团组建的原因,学校宣传部副部长王利明坦言,当时面临着网络媒体的兴起,特别是学校新闻网的举办,传统的校报、广播站的影响力趋弱,“学校面临着报纸上网、广播上网,说到底是新闻上网的挑战”。而网络具有比报纸、广播更加丰富的呈现形式,图片、视频等都可以和文字内容进行混排混编,新闻内容更加丰满,传播效果更加理想。为了更加丰满地呈现新闻内容,鸥讯社在组建时,新设了视频团队,并将策划中心、采编中心、广播中心、图片中心等几个部门列为鸥讯社的核心力量。

“鸥讯社刚成立的时候,全媒体、融媒体这些概念都还没有提出,社团的建设凭着一种隐约的感觉在推进。”王利明提到的这种“隐约的感觉”是多媒体融合传播。

学校并没有新闻传播类专业,所有学生都是凭着兴趣爱好加入到鸥讯社,义务参与一些校园新闻的报道工作。

“每年全校报名加入鸥讯社的学生都有五六百人,学校的校报、广播台能提供的岗位很有限,所以我们一直在努力开拓新的平台”。王利明介绍,从最初的学校新闻网到官方微博、校园电视台、官方微信等一系列平台陆续建成,“能建的都建了”。这些平台完全由学生在运营,老师只负责内容的审核工作,社团机构也几经改革,形成了“全媒体新闻中心对应校园新闻采集,融媒体报道中心对应校园媒体运营”的高度融合模式。

“我们缺乏专业师资,所以我们千方百计聘请校外的专家来校讲学,白岩松、敬一丹、洪磊、张坤、王旭明等传媒领域的专家都给学生上过课,这在很多专业院校都很少见;除此之外,学校还重视实践平台的开放,现在视频直播系统、无人机、Vlog设备、全景直播等100多台设备都提供给学生使用,并为学生搭建实践平台,每年都会派出学生去媒体单位实习。”王利明说。

与此同时,鸥讯社建立了虚拟学院“新闻人才学院”,规定了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的考核指标,学生在“学院”2—3年的时间内,还要求轮岗交流,要下海岛调研,要读新闻学原著,要学习多种媒体从业知识,成为一个一专多能的全媒体记者。

“我经常跟学生讲,我们不是专业的传媒院校,不要把自己的目标定位成传媒行业的精英,而要成为具有扎实专业背景和丰富传媒从业经验的复合型人才。”王利明常用一把小小的瑞士军刀比喻他的学生记者培养理念,“我们看这把军刀,只有一个钥匙大小,但它里面有十多种功能,它虽然干不了大事,但是能解决你很多日常的烦恼,拆个包裹、剪个指甲、拧个螺丝它样样都行,所有我每天都挂着它。”

王利明认为,学生在大学期间学到的新闻知识和能力,应该成为他自身的新闻素养,成为就业时比别人强的那一点点优势。

新闻本无门槛,王利明经常用非科班出身优秀新闻记者的案例来教育鸥讯社的学生。他认为,大学生的自学能力很强,新闻理论知识完全可以自学完成,而实践才是新闻人才培养最应该抓住的根本。他经常带着学生出去徒步,边采风边交流新闻知识,并给学生们定了一个“鸥讯记者”的目标:读完百本新闻著作,走完百里采风之路,写完百篇新闻报道。

作者: 苏凯

责任编辑:校媒

更多精彩,请下载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