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沙健身疑“跑路”,办卡健身还能让人放心吗?

05-28 19:07 | 快评来源: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浩沙健身是创立30多年的知名健身品牌,正在全国多地莫名撤店。继去年媒体曝出“南京4家浩沙健身同时关门”后,北京的浩沙健身也出现了陆续撤店的情况。相关负责人目前已经失联,致使数百名消费者和工作人员蒙受损失。目前,“浩沙集团”官网已经无法打开,域名被屏蔽访问,董事长被法院列为失信被执行人。

知名连锁商业品牌店居然也加入到“跑路大军”行列,这为预付式消费的安全性再蒙上一层阴影。预付式消费本是商家与顾客的一种多赢模式,消费者看中的是优惠;一次一付费的价格,对于大多数顾客特别是学生群体来说,难以承受;并且,健身房普遍实施会员制,多数只提供预付卡消费,不支持现付消费。

事实上,预付式消费领域中的“跑路”现象,问题主要不是出在规则上,而是一些经营者不守规则,甚至违法犯罪。比如,有些商家恶意推行低价办卡,然后便关闭门店,经营者卷款“跑路”,这已经涉嫌合同诈骗罪。对这种情况,市场监督部门往往表示无能为力,建议消费者向警方报案;一些地方的公安部门则认为这种事属于经济纠纷、民事问题。这么一来,很多消费者都觉得维权成本太高,预付卡的损失并不是很大,而自认倒霉。

针对预付式消费领域中频发的“跑路”现象,中国人民大学商法研究所所长刘俊海教授认为,市场会失灵,监管不该失灵。监管者,包括市场监管部门、商务主管部门,甚至还有金融业的相关主管部门,都要打通监管的孤岛现象,铸造监管合力,提升监管效能。

而打通“孤岛现象”,就需要建立一种联动机制,这个问题上,相关部门宜主动作为,而不应让消费者在各部门间跑来跑去。对这种问题有必要实行“首问责任制”和“只跑一次”的办法。而这需要地方政府层面担负起相应的职责,站在完善营商环境的高度,协调相关部门促成监管合力。

而治本之策,是将无良商家欺诈消费者、违约“跑路”的路径彻底堵住。曾有专家建议,要减少预付卡消费的经营活动隐患,应该从商家入门门槛开始限制。比如,设立预付卡售卖资格制度,规定成立达到三年以上的企业才能取得这种资格——这就把那些专以“卖卡”为目的的“设立企业”行为给堵死了。

此外,对预付式消费实行严格的信用管理。比如监管部门对所有的实行预付式消费的商家建立信用档案,一旦发现违约、失信行为,便将企业和负责人拉入“黑名单”;若失信者在相关领域中“寸步难行”,理论上说,这种失信成本会对商家和经营者产生不小的约束力。

预付式消费领域中的“市场失灵”,并非市场经济中典型的市场失灵,而多是经营者恶意违约、欺诈甚至诈骗行为的结果。对这种“非典型市场失灵”,行政监管、执法部门必须依法打击。而前提,一是部门间的职能协调机制不能失灵,二是相关政策和法规要尽早完善。

要看到,健身、餐饮、培训等预付式消费比较活跃的行业,是公众消费比较高的领域。特别是都市青年一族,相当一部分收入都消费在这里。不论是保护消费者权益,打造诚信市场,还是拉动消费,预付式消费领域中的游戏无规则状态都必须尽早终结。

作者:马涤明

责任编辑:王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