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艺节 | 从星星之火到燎原之势,地方戏曲不靠啃老过日子

2019-05-30 | 舞台来源: 上观新闻

苏剧发源于苏州,被称为“滩簧之母”,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是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参加本次文华大奖角逐的《国鼎魂》是苏州市苏剧传习保护中心成立后第一部戏。得益于各地文化发展扶持政策,越来越多鲜为人知的地方戏曲从星星之火到燎原之势,站上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这个万众瞩目的舞台一展身手。

古老剧种的新生

在苏州戏曲舞台上,昆曲和苏剧双花并蒂,被视作展示苏州深厚人文传统的代表性剧种。昆剧名扬海内外,苏剧一直声名不显。2016年5月,苏州市委、市政府决定成立苏州市剧传习保护中心,至此苏剧终于有了独立建制的传承保护单位。团长兼《国鼎魂》主演王芳表示,苏剧的主色调温和舒缓,没有高亢嘹亮的慷慨悲歌,也没有阴郁沉重的哀哀低鸣,一切的喜怒哀乐含而不放,苏州人也是如此。《国鼎魂》以苏剧之美演绎苏州儒商潘氏一族护鼎、捐鼎的故事,展现“国脉文脉相牵,国运文运相连”民族精神。戏里,王芳饰演的潘达于继承公公和丈夫遗志,历经艰辛护住宝鼎;戏外,王芳坚守苏剧传承、传播,数十年如一日。

黔剧同样是上海观众难得一见的剧目。贵州省黔剧院《天渠》以中宣部授予“时代楷模”荣誉称号的第六届全国道德模范黄大发为原型创作。黔剧作为贵州代表剧种,在近百年的艺术实践中,形成以杨调、二板、苦禀、二黄为主要唱腔的板腔系统,不但长于表现传统古装戏、现代戏,更擅长表现以少数民族题材的民间故事剧和新编历史剧。《天渠》还大量融入少数民族特色,通过仡佬族音乐、服装、舞蹈等真实再现贵州原生态民俗民风。贵州省黔剧院院长、《天渠》主演朱宏表示,为把黔剧发扬光大,剧院与电视台合作录制60集戏曲情景喜剧《欢乐黔剧》,展现台前幕后故事,从角色安排到解决舞美问题,统统呈现于荧屏,“潜移默化中,观众对我们的剧种越来越认同”。

让当代观众喜闻乐见

“难得一见”不能成为票房护身符,指望观众抱着猎奇心态看戏,无异于吃老本。没有一个团队愿意做啃老族。“花鼓戏最大特点是轻松、愉悦、欢快,有泥土的芬芳,在江汉平原有广大的群众基础。”湖北省花鼓戏艺术研究院带来荆州花鼓戏《河西村的故事》,编剧周慧讲完花鼓戏的优势后,话锋一转,“演现代戏,唱念做表要真情实感,能反映人物性格,尤其是现代气息要浓一点,让年轻观众接受并喜欢这门艺术。”在湖北,荆州花鼓戏有大批年轻票友,因此剧中台词既有“闷头鸡子啄白米”等方言俗语,也增加了很多网络流行语,比如“撒狗粮”“脱单”等,贴近日常生活的语言习惯。音乐也是《河西村的故事》的一大看点。“在保证花鼓戏姓花的基础上,融入了西洋的管弦乐,中西合璧奏响田园牧歌。”湖北省花鼓戏艺术研究院院长徐中兵介绍,全剧还设立由12个“伴唱女子”组成的歌队,既是剧中人,又是剧中道具,在主要人物的身旁叙述、评说与引导,发挥了花鼓戏民间歌舞的魅力。

来上海前,江西抚州市文化艺术发展中心又雕琢了一遍盱河高腔·乡音版《牡丹亭》。《牡丹亭》执行导演张磊说,打磨提升其实比初期创排更难,对主创、对演员来说都是一次更高的要求,要做到精益求精。亮相上海的《牡丹亭》进行全新制作,调整舞美,采用近40人的现场乐队伴奏,将中国传统音乐与西方交响乐结合,同时保留抚州当地的声腔和南丰傩舞等诸多抚州元素。

演职团队薪火相传

剧目红火,有赖于创作、演出的接力棒代代相传。1992年,云南省大理州白剧团被原文化部命名为中国少数民族剧种“天下第一团”。2008年,白剧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文化管理部门的保护与扶持促进剧团有了更大动力,向市场进军,站稳脚跟。白剧团带来上海的《数西调》,是2014年面向社会公开征集的剧本,唱词使用白族特有的“山花体”格式。

白剧剧目丰富,大约有400多个,音乐独特,有“三腔九板十八调”声腔体系。随着时代发展,白剧博采众长,吸收京剧、滇剧、花灯戏、川剧等戏曲剧种的表现手段,使其更加丰富多彩。白剧团培养人才的步伐也在加紧。《数西调》采用AB角制,一批青年白剧表演人才“尖角初露”。2013年剧团面向社会公开选拔并送到云南省艺术职业学院进行“订单式”培养的36名团员,全部投入《数西调》排演,既检阅学员们在校学习和回团实习的成效,同时也让学员们充分融入角色,锻炼和培养白剧新人。白剧团负责人表示,《数西调》为下部白剧的创作生产积累了借鉴经验,“高度重视‘一剧之本’的选择与创作,重视二度创作,启用青年白剧表演人才,继续推行AB角制,用白剧本体的手段,打造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相统一的作品。”

作者:诸葛漪 张熠

责任编辑:沈杰群

更多精彩,请下载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