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动力车”再刷存在感,这样“搞”科技太浪费

2019-06-03 | 评论+来源: 南方都市报

继水氢发动机引争议后,4年前被报道过的“空气动力车”又被翻了出来。5月29日,“空气动力车”所属的祥天能源公司总裁周登荣回应称,这一技术市场肯定好,但目前没有资金,没有投产,正准备在美国上市。

无论是“空气动力车”还是“水氢燃料车”,被吐槽得最多的,就是他们所属公司的创始人对这些“新能源车”的描述,完全不符合能量守恒定律,高中物理老师简直能气死在屏幕前。“水氢发动机”背后的庞青年,说水氢燃料车“加水就能走”,“空气动力车”身后的周登荣更夸下海口,说不用油和电,使用压缩空气作为动力,功率可以达到240K W,续航里程为200km,最高时速可达140公里,完全无污染。已知水氢燃料车被曝主要靠充电,而“空气动力车”因为没有投产所以没有实锤的现实论据来破解,但从物理原理上来讲哪一种都不可能成立。要么只是个文字游戏有其他的关键驱动原料,要么就是这样的技术根本不存在。

无独有偶,和水氢燃料车相似的,除了都在某程度上挑战能量守恒定律之外,公司创始人的履历也是一言难尽。庞青年是负债几十亿,曾经骗取国家新能源补贴被罚,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多达20次。周登荣更厉害,2016年因犯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零十个月,他名下用来开发“空气动力车”的公司,之前是经营房地产的。

这些所谓的高科技,经过一轮群众检验,都会变成“搞科技”,在群众眼里,它们除了能做科学素养检测之外,最大的作用就是为科普作者提供素材了。然而,这样被认为在胡乱“搞”科技的人和产品,居然能够获得十亿百亿的投资,而且还有不止一个地方政府要为此建配套设施,例如能源基地、研发产业园等等。这是为什么呢?

如果是因为科学素养一般,因为常识缺失而轻信,也许投资方在投资之前,需要更多的了解,政府机构的话更需要专业团队的评估等一系列的严格程序。但如果是觉得在高科技产品热潮之下,总会有人“接盘”,不妨先把价格炒高,又或者是急于列入政绩,不懂也不在意这样的科技是否合理、是否可行的话,前者是在扰乱市场,后者是在浪费纳税人的钱,而两者都是在浪费资源,会纵容“搞”科技的风气,也可能会成为劣币驱逐良币的“帮凶”,最终,高科技产品没有,资源和金钱都浪费了,真正在做研发的人资源反而被挤占。

这样来“搞”科技,既浪费时间也浪费资源,希望投资者都能做好判断,以认真的心态评估每一个有意向投资的产品。不要以炒股的心态投资,也不要把所谓高科技产品当成是政绩的点缀。这样的浪费最终折损的是研发者的热情,拖缓的是科技发展的进程,对谁都不是好事。

作者:南都社论

责任编辑:杨鑫宇

更多精彩,请下载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