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借研学旅行营利,是对学校的基本要求

2019-06-04 | 评论+来源: 南方都市报

近日,甘肃省兰州市教育局下发《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小学研学旅行工作的通知》,严禁借研学旅行名义开展以营利为目的的经营创收,或变相组织教师借机旅游的行为。类似的通知,在浙江省、广东省和成都市等教育部门都曾下发过。而之所以各地纷纷下发此类通知,与研学旅行于2016年正式被纳入全国中小学生日常教育课程,成为2亿中小学生的必修课有关。

据测算,2019到2022年中国3岁至16岁的儿童、青少年将超过2.3亿,2022年达到峰值,为2.34亿,庞大的用户群体支撑着我国研学旅行和营地教育未来巨大的成长空间。根据中国旅游研究院2017年发布的《中国研学旅行发展报告》,到2020年前后,研学旅行的学校渗透率将迅速提升,研学旅行市场总体规模将超千亿元,成为旅游业市场新蓝海。

顾名思义,研学旅行是“研究学习+外出旅行”,属于“教育+旅行”或者说是“社会教育”的一种形式。从根本上来看,研学旅行是非常必要的,因为现有的学校教育已经与社会发展的基本面存在明显的脱钩现象。让孩子接受“社会教育”,即通过旅行的方式了解历史、地理、社会、人文是非常好的方式。也因此,从2013年开始陆续进入各个学校的研学旅行课程应该继续完善、坚持下去。

不过,包括甘肃兰州等多地政府在内发文要求学校不得以营利目的开展研学旅行项目,这背后必然是发现了某些学校的领导、老师存在明令禁止的行为。例如,今年3月,陕西西安未央区方新小学的一位家长就曾吐槽过学校:学校组织学生到楼观台进行研学旅行活动,每个学生收取150元费用,却不包括午餐,孩子们只能自己啃面包。

这位家长的吐槽之所以引起较大反响,就在于他请一位旅游领域的业内人士做了详细计算,最终发现每举办一次研学旅行活动,校方营利至少在10万元以上。之后,虽然该校拿出了费用使用细则和送至教育局备案的价格准许证,但是由于同类项目的市场报价远低于150元,同时研学旅行的地点也没有在教育部公示的基地名单内,更没有按照规定与家长签订安全责任书,因此,争议并没有完全消除。

由于绝大多数学校和家长之间的关系并不平等,许多家长忌惮自己的孩子在学校遭受不公,所以对于几百元的研学旅行费用并不敢在意。另一方面,由于研学旅行被纳入正式课程,几百上千的学生去哪里、去多久、怎么去、什么标准,都暗含学校牟利的空间。尽管很多学校采取招标的方式来筛选旅行社和线路,但依然很难避免其中的暗箱操作。

有必要注意的是,2016年国家研学发展政策出台后,在2017年一年内,工商资料中新增“研学”两字的机构一下子多出5000余家。这些专门为研学旅行而设立的公司,加上各大旅行社专门成立的“研学旅行部”,一同争夺这千亿规模的大蛋糕。在这个过程中,学校领导在与旅行社的接触中,就有了拿回扣、收礼物的空间。就像有些家长反映的,很多孩子其实是免门票的,景区团购的价格大大低于原价等等,这些与金钱有关的环节,都可能存在权力寻租行为。

更值得一提的是,研学旅行的重点其实是“研学”,而不是“旅行”。旅行的意义是为了研究和学习,但目前的研学旅行并没有严格的标准。大部分研学旅行的现状,就是找一个景区参观,回来写一篇游记,就算完成任务了。毕竟,拿到学分是第一位的,至于在这过程是否真正学到了东西,体验到了与学校教育不一样的社会教育,这些都很少被提及。

学校不从研学旅行中牟利,应该是最基本的底线。不过,如果相关部门不能在基地名单、具体线路和价格层面提供可靠的指南,那么学校营利的冲动就很难消除。此外,在制定研学旅行的计划中,家长代表的声音非常关键,他们的参与不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范权力寻租,也有助于提升研学旅行的质量和意义。

作者:南都社论

责任编辑:王钟的

相关文章

更多精彩,请下载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