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长假大调查:国产新词"人从众",为何成了假期出行标配?

06-10 16:17 | 青·研究来源: 人民网

端午小长假首日,偌大的山东泰山景区除了一些旅游团队乘缆车登山外,登山的散客三三两两,“一点不撑场面”;在最高承载人数为10万人的广州长隆野生动物园,上午有1万余游客入园,也没有出现以往假期人流拥挤、行走缓慢的火爆场面。

清明和五一小长假铺天盖地的“挤挤挤”“堵堵堵”,并没有在端午小长假继续出现。数据显示,清明、五一、端午这波“小长假三连击”,通常到了端午节,客流都会略逊,但总量仍然不可小觑,最近3年,每年端午国内游接待人次都在8000万以上。8000万,相当于德国全国人口全部离家出行,相当于新加坡全国人口全部出行14趟。

在等待中秋小长假的间歇,让我们喘口气,梳理一下清明、五一、端午出行的“苦”与乐,好好盘点一下关于小长假的那些事。

与高考撞车 端午小长假首日有点“凉”?

6月7日,2019端午小长假首日,亦是高考首日。两个重要日子相撞,让不少景区客流量低于预期。比如,受到高考交通管制的影响,厦大白城海滩、胡里山炮台等高考考点周边的景区(点)旅游人数锐减;厦门饭店宾馆客房入住率为57.48%;旅馆招待所客房入住率为55.27%。

看上去,端午旅游好像受到了很大的冲击。然而中国旅游研究院副院长唐晓云告诉记者,往年端午节也不是非常火热,“端午节处于6月,受五一、暑期档前后都是旅游旺季等因素影响,居民出游热情低于五一小长假。”

端午节小长假首日,泰山南天门登山游客三三两两,未见五一摩肩接踵的情况。(刘祺 摄)

看似人烟稀少的泰山景区,游客虽然比五一少,但是与去年同期相比,人数仍有小幅增加。“每年端午节,前来泰山的游客都不如清明节和五一节。”一位长期在泰山南天门附近工作的人士告诉记者,泰山旅游主要有三个高峰期,清明、五一和国庆。端午客流与平日相似,有时甚至还比不上旺季的双休日,这已成为常态,并不是今年的新现象。

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分析称,由于在高考期间,各地方道路交通有管制行为,且端午假期高速公路不免费,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居民的出游意愿和出游行为。从全国范围来看,影响比较大的是高考考生集中的旅游景区、景点和城市中心,这些地方的客流应该受到明显影响。

游客在参观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吴超 摄)

虽然高考冲击了城市景区的部分客流,但端午节本身的文化内涵,让文化游、民俗游成为这个小长假的热门,不少拥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景区依旧客满。

在屈原故里湖北秭归县,端午文化节是一年最热闹的时候。不少游客专程从外地赶来,参加礼拜屈原活动并观看龙舟赛。据秭归县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刘梅介绍,2018年屈原故里景区三天接待游客3.39万人次,预计今年增幅保持在10%。

热门景区如杭州西湖、西安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等地,依旧开启了假期标配的“人从众”模式,人头攒动、游人如织。西湖景区北面的主干道北山街上,进入景区的车辆一早便排起了“长龙”。来自金华的龚先生到了景点门口,发现停车场早就没了空位,“我们一家起了个大早,七点钟出发,九点钟就到杭州了,没想到还是没有空位停车。”

出行遇堵 小长假为啥这么挤?

小长假期间,相对于跟团游或者借助飞机、高铁等公共交通工具出行而言,自驾车在时间安排和景点选择上更自由,因此自驾出行也受到很多人的青睐。据《全球自驾游报告 2019》数据显示,2018 年,中国国内自驾游达到 5.8 亿人次。走访中,不少自驾出行的旅客告诉记者,和五一比起来,这个端午不太堵。究其原因,除了遇上高考,还因为假期少一天、高速又不免费,自驾出行的人稍微少一些。但是旅客们也自嘲地说,“这只是个例,小长假还是堵。”

远的不说,光是清明、五一堵车的糟心事,就让很多游客心有余悸。今年清明小长假,广东佛山的聂小姐为错开假期出行高峰,特意在放假前一天晚上九点开车出发,预计当天晚上十二点半就能到达目的地。可没想到的是,他们一行人仅仅在高速入口处就堵了将近三个小时,接近十二点还没驶出广州市。聂小姐只好掉头回家,等第二天清晨五点再出发,但提前在网上订好的酒店却不能退款,白白浪费了。

无独有偶,五一小长假自驾去大理的马先生一家也遭遇了因为堵车改变行程的情况。5月1日早上8点从昆明出门转入高速不久,马先生就遇到了节假日出行的小高峰,一路拥堵,等到达大理时,已是下午两点多。“我们原计划中午12点到大理吃饭的。” 因为被堵车耽误了时间,马先生只能减少旅游的行程安排。

“人从众”模式的小长假出行让不少游客怨声载道。这事儿到底应该怎么辩证客观分析?

从近三年的小长假数据来看,小长假期间国内出游人次都在1亿上下,相当于韩国人口(截至2019年1月是5100万)的两倍。解决如此庞大人口的出行,放在任何一个国家都是难题。人民网驻海外记者告诉我们,2019年韩国春节2月5日当天,800多万人出行,造成了多条交通要道的大面积拥堵。在日本黄金周期间,高速路堵车、高速休息站洗手间排长队的现象也经常出现。而假期多、爱自驾的法国人,也长期被交通拥堵困扰,以巴黎为例,大周末或假期结束时,车辆回城很容易造成拥堵,许多人宁可选择清早或深夜出行,以避免交通拥堵。

由此可见,小长假出行的拥堵并不是中国特产。随着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高速路网不断完善,私家车越来越普及,中国的老百姓对于旅游方式的选择也不再局限于跟团游,自驾出游比例在逐年上升。也正因为大量的人车在同时段出行,在部分重要路段无可避免地会出现交通拥堵的情况。

拥堵难解,但并不是无解。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建议,交管部门可用好智慧导航系统,及时发布一些道路路况的预警,打好提前量;多发展一些便利游客出行的租车点,做好公共交通和自驾交通的接驳。

对于游客的旅游方式,戴斌在倡导自驾游、自由行、自助游的同时,也提倡有品质的跟团游。戴斌说,“跟着大巴车去旅游,游客的服务评价、服务体验反而可能会更好,也不会占用更多的交通资源。”

打卡游盛行 游玩咋比上班累?

“上车睡觉,下车尿尿,景点拍照,回家啥也不知道”,关于打卡式旅游的段子在网上屡见不鲜。小长假期间,热门景点、依然最受热捧。虽然很多人提前做好了旅行攻略,但是在遭遇高速堵车、景区拥挤等困难后,一场理想的出游变成了现实中的“打卡”行,能在人山人海中留影、看个风景全貌就算不错了,多做停留细细游览品味难上加难。结束“人从众”的假期,一身疲累。不少网友感叹,出门休假3天比上班还辛苦。

“相当数量的旅游者已经具有自由行的经验,愿意在深度体验异国他乡的生活方式上花费更多的时间和金钱。但对于绝大多数旅行经验还不够丰富、时间有限、预算有限的游客而言,到了目的地,首先要做的依然是去地标性的和历史文化景点‘打卡’。”针对小长假大家一窝蜂去热门景点旅游“打卡”的现状,戴斌建议在全域旅游时代,游客要善于发现不同地区、不同时间点的美”。比如说到北京,除了去长城、故宫、颐和园,也可以去蓝色港湾、大悦城、798、后海这样的地方去转一转,不见得都要去热门景区打卡。

在走访中,记者发现,虽然去地标景点打卡的现象依然普遍。但是在年轻人群体中,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在出游时更注重旅游的目的,不局限于常规景点,而是去探寻自己喜欢的领域。

“有一次出行我选择去西安,只是为了去住当地一家五星级酒店,它所在的大厦始建于1953年,是陕西省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既是中西古典建筑结合的经典,也是西安近代十大‘城宝级’建筑,我觉得非常有特色。”90后的宁夏姑娘姜盼谈起她的旅行目的地选择时说,当地的美食、有特色的书店、咖啡馆、美术馆,不错的酒店,都会成为那座城市吸引她的理由。

“旅游是体验经济,也是一把双刃剑。旅游的过程也是一个传播的过程,游客体验到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就会促进当地旅游的发展;反之如果体验不佳,其负面效果也是会传播的。”重庆中旅集团董事长刘放认为,“网红”效应带来的景点火爆现象,极大考验城市的基础设施、综合接待服务能力,只有乘势采取有前瞻性的措施,对旅游进行提档升级,才能让“网红”带来的热度长久保持下去。

“我国正处于大众旅游初级阶段向中级阶段的转型过程中,随着国民旅游意识的日益高涨和旅游权利的普及,越来越多人选择出门旅游。”戴斌说,希望媒体、旅游行政主管部门等把焦点放在其他“温冷点景区”,不再片面追求5A、五星、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等概念。“事实上,祖国的每一寸土地都是美丽的,每一份时光都令人流连忘返。”

“十年前来石林的时候,环境没这么美观。这次来石林,水更清,树更绿,路更平。”这个端午假期,云南石林风景区的核心区域人头攒动,不少游客都选择换上艳丽的民族服装,和“石林”来张合影。来自甘肃的游客马女士告诉记者,最让她点赞的是景区的厕所,相比十年前,不仅数量多了,还干净。

端午假期,游客身着民族服装在石林景区留影。(李发兴 摄)

近年来,小长假出游人数逐年攀升,以清明小长假为例,携程网数据显示,2019年清明小长假通过平台报名各类产品出游的人数比2018年增长了45%。出游人数越多,越是去“流量城市”玩,越容易玩成“打卡式旅游”,环境脏乱差、人群拥挤、景点拍照、朋友圈晒图,一系列既定的模式和流程让旅行变得疲累,“如何高质量地休假”成了让大家头疼的难题。

剑指突出问题,多措施提升游客满意度

节假日出行,世界各国人民的烦恼都是相同的,在英国、美国等海外国家,交通拥堵、景区人多也是当地人民对假日又期待又害怕的主要原因。而每年小长假,我国更是有1亿上下的民众出游,交通流量大幅攀升给道路安全畅通带来了巨大压力,庞大的游客数量也给各地旅游业提出了考验。为了让游客玩得舒心,收获更好的休假体验,文旅部及各地旅游部门在旅游产品供给、旅游设施建设、旅游市场监管等方面下大力气,“全域旅游”“文旅融合”等概念的提出,推动着旅游向高质量发展,力争为游客创造一个良好的旅游消费环境。

在国内新晋的“网红城市”重庆,为了应对出行高峰,每到小长假,重庆交通执法部门都会提前安排所有执法车辆上路,在容易发生事故的路段以及容易拥堵的路段24小时驻守,对排队车流进行有序疏导,以缓解道路拥堵状况。今年五一期间,交通部门还特意对千厮门大桥实行交通管制,禁止车辆通行,只对游客开放,让游客能在桥上尽情拍摄洪崖洞、嘉陵江风光。

自驾游盛行,除了带来巨大的交通压力,还给景区出了一道停车的难题。在杭州西湖景区,停车场并不算少,只是由于绿化问题,很多停车场显得有些“隐蔽”,造成小长假期间,常常出现热门停车场一位难求、冷门停车场空空荡荡的状况。游客龚先生说,以前来西湖,最“惨”的一次绕了西湖两圈都没能找到合适的停车场。为此,西湖景区建设了智慧停车管控平台,该平台将已接入系统的近50个停车场、3000余个停车泊位信息链接成一张停车网。如今,自驾的旅客们通过“西湖智慧出行”微信小程序,可实时查询景区停车场位置及余位数,一键导航直达目的地。来自上海的姜先生点赞说,“这个小程序让自驾游西湖方便了许多,帮我们省下了在西湖里‘团团转’找停车场的时间。”

端午节小长假泰山天街的餐厅明码标价。(刘祺 摄)

高物价、设施差也是各地景区常常被旅客诟病的问题之一。对此,国家及各地工商、旅游管理部门及时监管,保障旅客的权益。山东泰山景区近年来致力于提升对游客的服务质量,今年更是推出了“决不让游客在泰山受委屈”的公开承诺,严格明码标价,推行无条件退货制度,严厉打击欺客宰客、黑车野导、尾随兜售等违法违规行为。记者在泰山天街看到,矿泉水1瓶5元,早餐每位10元,各种大小纪念品及御寒的防风服也都明码标价。上海游客赖女士说,没想到泰山顶上的物价“很清明”,不像有的景点乱要价,泰山景区的价格完全可以接受。

除了节前设置预案、假期实时监管,12301全国旅游投诉热线、人民网旅游315投诉举报平台等中央及地方旅游的“售后”服务也督促着各地旅游服务问题的解决,让百姓出游更有底气。据文旅部发布的消息,今年的清明、五一小长假,全国均未发生重特大涉旅安全事故和投诉案件。而在人民网《地方领导留言板》上,通过旅游类留言的变化也能感受到各地旅游环境的改善。前几年网民反映在云南遭遇玉石骗局、在西藏遭遇藏药骗局的求助投诉特别多,随着一条条留言事件的解决,当地相关部门对旅游市场的监管加强,当地旅游环境得到净化和提升,如今这类留言数量也大大下降。

互联网+旅游,大数据让游客玩得舒心顺意

走访中,问及“景区服务你最看重哪一点”,不少游客的答案都是“厕所服务”。一直以来,景区厕所难找、数量太少是不少游客出行的“头疼事”。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文旅部自2015年起在各地推行“厕所革命”,覆盖全国3000多家4A级以上旅游景区,一大批节水节能环保厕所、抗冻除臭高科技厕所、方便舒适人性化厕所纷纷亮相,“寻厕难”“如厕难”的问题逐步化解,广大游客对厕所的满意度也明显提升。

“我们以厕所为荣。”石林风景名胜区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毕文祥介绍,石林景区实施了旅游厕所人体流量监测系统项目,实时监测厕内蹲位占用状态,并将蹲位占用数量数据自动传向监控中心平台,为厕所使用状态管理决策提供支撑,同时在厕外墙面安装LED显示屏,发布厕内人数、蹲位占用状态信息等。

石林厕所的变化,是全国厕所革命的成果,也是“互联网+旅游”的小缩影,在各地景区,互联网、大数据的应用让游客的旅行体验和景区的管理服务上了新台阶。

近年来,石林景区启动扫码入园、“刷脸入园”等多种便捷入园方式。游客只需在手机上打开“游云南”App中的“景区语音导览”功能,就可在石林景区实时导览。“体验感还不错。”游客李女士说,石林景区的基础设施配套很完善、很方便,即便是没有导游,跟着手机也能游遍石林。

在湖北秭归县的2019屈原故里端午文化节现场,来自上海的谭女士告诉记者,“景区的配套设施也比较完备,志愿者的服务也非常热情,景点都采用网络电子讲解,让游客用起来很方便。”

西湖智慧出行小程序界面。

杭州西湖景区停车场则推出了“先离场,后付费”功能,车主只需进入“西湖智慧出行”微信小程序完成在线申请即可。届时,车辆驶离停车场,摄像头将自动识别放行,实现车辆“先离场、后付费”。离场时间将从原来的几十秒缩短至不足2秒,游客的通行效率大大提升。据了解,“西湖智慧停车”管控平台,还将有机整合旅游服务相关内容,以数字化经营相互赋能,大力推进数字景区建设。

2018年底,文化和旅游部发布《关于提升假日及高峰期旅游供给品质的指导意见》,明确要以智慧旅游为抓手,切实提升假日及高峰期旅游产品开发、现场管理、综合服务的智慧化水平。未来,“互联网+旅游”将更深入地为提升广大游客的体验度和舒适度服务,大数据引领下的智慧旅游,将让老百姓的假日出行更加便捷。

共时化休假成痛点,专家建议完善休假制度

端午假期,北京世园会中国馆人头攒动。(尹星云 摄)

“小长假人多路堵,为什么还选择这个时候出游?”

谈及共时化休假带来的旅游痛点,众多游客无奈地表示,因为请假太难了。

“我们也想错峰旅游,”邢台市民杜先生说,“但是没办法,平时上班没时间。小长假不出去的话,真的没有什么机会出远门。”

“每次放假前,网上各种拼假攻略都会出来,有的加上请假能拼出二十多天。”邯郸的教育工作者张正说,但是现在很多单位里的岗位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请那么长时间的假可能性不大。能有个假期就已经不错了,拼长假太难了。”

“作为旅游主力军的国企及公职人员,他们往往出行时间集中在节假日,导致花费高、出行拥堵且旅游体验较差。” 宁夏的旅游从业者蒋园园认为共时化休假是制约旅游向高质量发展的一个因素。

“在大众旅游发展的初级阶段,大家一边拥堵一边出去旅游,可能在相当长一个时期内是常态,我们要完全禁止这样的状况也是不现实的。”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说。

近14亿人口的大国,每年平均4次的国民出游率,如何做到人民群众“有得游、游得起、游得开心、玩得放心”?这是世界旅游业发展历史上没有遇到的发展中难题,戴斌认为,从长期来看,一是需要回应民众优化节假日制度的迫切需求,落实带薪休假制度;二是可以大力发展夜间旅游和夜间消费,“时间换空间”,通过“前挪后移”形成更多的四天、五天的假期,也是方便可行的办法。

这就是小长假的“痛并快乐着”。一面是年年岁岁喧闹拥堵“人从众”的循环模式,一方面是岁岁年年不断优化完善的持续努力。距离今年下一个小长假——中秋节还有不到100天,您,打算去哪玩?(唐嘉艺、曾帆、于新怡、夏雪、郑瑾、何蒨、王一三、邓圩、宫欣、杨文娟、袁志广、张帆、陈博、胡洪林、刘祺、张沛、王郭骥、陈育柱、胡苇杭、冯文彦、虎遵会、李发兴、贾茹,实习生郑婧)

责任编辑:唐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