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再走长征路】红军长征难 家眷相思苦

2019-06-14 | 青·体验来源: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刘昶荣

《十送红军》戳泪眼

“五送里格红军,介支个过了坡。鸿雁里格阵阵,介支个空中过……”6月12日上午,“记者再走长征路”采访团在江西瑞金市沙洲坝村采访快要结束的时候,今年61岁的退伍军人杨小春唱起了《十送红军》。

唱了几句,杨小春的眼眶迅速泛红,流下眼泪。面对镜头,杨小春迅速转身,采访中断。没想到这是一首戳中他痛处的歌。

眼眶泛红后,杨小春望向了远方平复情绪。刘昶荣/摄

杨小春说,《十送红军》这首歌对他们家庭来说,其实有点“残忍”。当年,他的奶奶把当红军的爷爷送走,“都不知道爷爷死在哪里,什么时候死的”。奶奶等了50多年,没有办法抚养3个孩子,只能把1个女儿送给了别人。

也盼来晚也想,红军啊。这台里格名叫,介支个望红台。” 《十送红军》以对红军的思念结尾。杨小春用自己的眼泪说明,这份思念是众多红军家属的心声。

一盏马灯寄思念

上午目睹了老军人的柔情眼泪之后,下午记者们在瑞金市洋溪村看到了一件见证红军爱情的老物件——一盏马灯。这盏锈迹斑斑的马灯立在刘有信、钟基发夫妇的家里。他们都已是80多岁的老人了。


85年前,怀着刘有信的黄检娣提了一盏马灯步行10里路去送红军丈夫刘石生。当时第五次反围剿失利,为了保卫苏维埃、保卫红色政权,苏维埃中央政府发出了扩大100万红军的命令。刘石生踊跃报名。为了防止敌人的轰炸和侦查,部队选择晚上出发。

1934 1010 日这天,怀着身孕的黄检娣拿着家里唯一一盏马灯送走了丈夫。没想到,这一别竟是永别。

丈夫刘石生不识字,参军之后从未给家里写过一封信。每当思夫心切时,黄检娣便会拿出马灯,细细擦拭,并对着马灯喃喃自语对丈夫的思念。马灯成了她的精神支柱。黄检娣带着刘有信熬过了红军走后国民党军队的迫害,终于盼来了新中国成立。

解放后,邻村当红军的陆续有人回来。每每听到有红军回来的消息,黄检娣总是第一时间过去打听自己丈夫的消息。后来从同丈夫一起参军的刘焕文口里听说,刘石生参加的红九军团到达云南的扎西整编时,意外和刘焕文相遇。刘石生对刘焕文说,我们离家越来越远了,我没有文化,随时准备牺牲,在战场上子弹打完了我就拼刺刀,刺刀断了, 我就用枪托,能消灭一个敌人就是一个。刘焕文猜测说,刘石生很可能是在随后的红军过雪山草地时牺牲了。

1998 年,黄检娣在等待丈夫 64 年后, 生命走到尽头。弥留之际,她交待子孙,把马灯找出,点亮马灯,放在床头。同时叮嘱子孙一定要将这盏马灯当成传家宝世世代代传下去。

提着小马灯的刘有信(右)、钟基发(左)夫妇。刘昶荣/摄

今年已经85岁的刘有信还保留着这盏马灯,在年轻人的帮助下,他还在记者们面前重新点燃了这盏灯。点燃后马灯的光亮虽然微弱,但是正如可以燎原的星星之火,给人带来了无限的希望。

75双鞋盼夫归

2008年9月12日,等自己丈夫等了75年的陈发姑离开了这个世界,终于可以用另一种方式和丈夫团圆了。陈发姑去世时享年115岁。

1931年,陈发姑的丈夫朱吉薰参加红军时,因为是家里的独子,所以他父母强烈反对。作为妻子的陈发姑了解丈夫,告诉他,如果想参军就放心去,公公婆婆她会当成自己爸妈一样照顾好。

在妻子的支持下,朱吉薰成了当时苏区第一批踊跃报名参军的青年。临行前,陈发姑剪了自己的长发卖了钱,到集市上买了几尺布,给丈夫亲手做了一身衣服、纳了一双鞋子。没想到,这一次的分别也成了永别。

陈发姑在等丈夫的时候,为他默默地编了好多双草鞋,后来经济条件变好后,还为丈夫做了布鞋。可是丈夫却再也没有回来。1958年,已经年过六旬的陈发姑由于没有亲人,被送进了当地的敬老院。

机缘巧合,2006年,叶坪乡青年杨青山结对联亲认陈发姑为奶奶,每个周末去陪老人家说说话、谈谈心。杨青山说,陈发姑有个很奇怪的习惯,就是吃什么都会剩一半,比如给她个苹果,她也会留一半,给块饼干也会掰一半,问她为什么不吃,她也不说啥,就说等完了再说。

陈发姑。采访对象供图

杨青山觉得,这是陈发姑奶奶留给自己的丈夫的,希望他能早日回来。2008912日上午8点多,中央电视台要来采访陈发姑。陈发姑在等电视台记者的时候,问杨青山怎么记者还不来,如果不来的话,先扶她进去躺一躺,等记者们来了再出来。

杨青山顺势给陈发姑拿了一块月饼,她吃了半块后就躺下休息了。9点多,记者来了,杨青山去找陈发姑的时候,发现陈发姑已经过世了。民间称陈发姑这种高寿老人的平静离世为“喜丧”。

陈发姑去世后,后人从床底下找出了她盼丈夫归来时制作的草鞋和布鞋,一共75双,正是陈发姑和丈夫分别的年数。

作者:刘昶荣

责任编辑:郭艳丽

相关文章

更多精彩,请下载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