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再走长征路】跨过这座桥 他们当红军

2019-06-17 | 要闻来源: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长汀6月16日电(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见习记者 朱彩云)80多年前,一个青年想参加红军必须要达到什么要求?红军桥上的红军标线给出了答案:和带刺刀的步枪一样高。

福建长汀县中复村的红军桥上,依然保留着一条刀痕交错的红军标线,用带刺刀的步枪量出的高度,约160cm左右。1931~1934年,长汀县红屋区的征兵处就设立于此。

讲解员介绍红军桥的征兵标高线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见习记者 朱彩云/摄

这座始建于明朝的“接龙桥”长12.1米、宽7.1米、高4.4米,分大小两通道,称为前桥与后桥。桥面的25根立柱分五排支撑高4.4米的悬山顶屋架,形成廊桥。因为年代久远,当地政府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最大限度地保存了当年红军桥的模样,前桥4根立柱上的征兵标线只有一条留了下来。

如今站在桥上,标高线下方就是脚底湍急的流水。据中复村讲解员介绍,当时,红军和苏维埃政府一边在红军桥征兵,一边在离桥不远的戏台进行扩红宣传。据不完全统计,从这座桥上走出的有红一军团、红三军团、红五军团、红九军团等。

一首当时客家围屋里传唱的山歌也能看出青年争当红军的情景:“红屋来了刘书记,全体动员到前方。五次围剿要粉碎,保国保民保家乡。”这座风雨廊桥,见证了太多“父送子,妻送夫,兄弟争当红军”的感人场景。

“再走长征路”的记者们走在红军桥的尽头——红军街上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见习记者朱彩云/摄

当时塘背乡苏贫农团的罗云然老人先后将6个儿子送到征兵处参军。红屋区苏维埃政府主席蔡信书曾劝她把小儿子留在身边,老人回答说,“没有红军分田地的话,孩子们早就饿死了,没有红军、没有苏维埃就没有他们”。最终,罗云然老人的6个儿子都牺牲在反“围剿”的战场上。

据介绍,在长征前的最后一战“松毛岭保卫战”最激烈的时候,红屋区有200多名青壮年跨上这座桥,加入红军队伍,为前方战事补充兵源。

这些参加松毛岭保卫战的闽西子弟大多没能平安归来。据长汀县委党史研究室工作人员介绍,1934年4月广昌战役后不久,国民党军集中了“14个正规军、1个独立旅,共71个师”向中央苏区的东线大门松毛岭逼近。红军集中了一、九军团和二十四师约3万多人守卫在松毛岭一线。

1934年9月23日开始的松毛岭保卫战持续了7天7夜,因敌我兵力悬殊过大,红军最终因弹尽粮绝,被迫撤退,松毛岭全线失守。

1934年9月30日,撤出战斗的红九军团在中复村迈出了长征的第一步,长汀由此成为红军长征的4个出发地之一。

如今的长汀,各个乡镇都保留了大大小小的征兵处,红军桥是最靠近长征出发地的一个。那些来到标高线下的青年,从走出征兵处的那一刻,就将生命与国家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

据介绍,8.6万中央红军中,闽西籍红军占到了2.6万人,到达陕西时只有2000余人。全县2万余名工农子弟参加红军。据统计,仅在国内革命战争和抗日战争中,全县在册烈士就有6760多人,更多的无名烈士长眠于漫漫征途。

作者:朱彩云

责任编辑:张胶

相关文章

更多精彩,请下载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