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长征入粤第一仗:毙敌20余人,士气大振

06-23 14:28 | 要闻来源: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王达 张夺中国青年网记者 李永鹏

从广东省南雄市乌迳镇新田村外的一处高地上俯瞰,蜿蜒的乡间小道穿插而过,路旁的田地里种着水稻、花生和黄烟,一头黄牛在田间吃草,一派平和安宁的景象。

85年前,开始长征的中央红军从江西信丰进入广东南雄,这里是必经之路。1934年10月26日拂晓,枪声大作,红一军团在这里打了进入广东的第一场胜仗。

当年的战场。张夺摄

当红军经过几天行军进入南雄境内时,蒋介石急令广东军阀陈济棠派兵前来堵截,在红军必经的乌迳、新田、锦陂等地设置障碍,企图阻止红军长征部队向西转移。

据南雄市史志办公室提供的材料,10月26日拂晓,红一军团直属队到达乌迳。为了不让敌人在这些地区站稳脚跟,迅速扫除长征路上的障碍,红一军团给直属侦察连下了一道命令:坚决把乌迳新田之敌消灭。

“侦察连有160多人,连长刘云彪,连队官兵80%以上都是党团员,素质非常高,武器装备也很强,分为机枪、冲锋枪、步枪、短枪四个排。”南雄市史志办原副主任李君祥介绍说,“侦察连主要任务是侦察敌情,一般不打大的战斗,除非遇到紧急情况时才会动用。”

先前派去监视敌人动态的侦察员报告:敌人约有200人,正在新田墟附近的天昊岭山地上挖战壕、筑工事,敌指挥部设在新田墟的炮楼里。

按照部署,侦察连分为左、中、右三路按时到达前沿阵地。连长刘云彪率中路部队乘敌人不备发起攻击。敌人慌忙丢下工事,仓促应战,来不及反应就断送了几条性命。

紧接着,右面山头的枪声也响了起来,红军战士凭借地形掩护,冲锋枪、步枪、短枪一齐射击,手榴弹爆炸声不时响起。新田墟炮楼里的敌人企图派兵增援,被当面的红军战士火力压制,龟缩在炮楼里很久不敢出来。

最终,敌人看到红军战士来势凶猛,自己又缺少增援,只好丢下20多具尸体仓皇向外逃窜。

“虽然这场战斗规模不是很大,但是意义重大。”李君祥说,“它是红军进入广东省境内的第一场战斗,也是第一场胜仗,极大地提振了红军长征部队的士气。”

当年这支部队也给当地百姓留下了深刻印象。92岁的新田村老人李梅德记得,当年红军战士们住在村里的祠堂里。“他们纪律很严明,不管打仗多辛苦,都不在老百姓家里住。”李梅德说,打了胜仗后,红军战士在村里的墙上刷标语,还花钱买了几头猪,把猪肉分给村民们吃。

92岁的新田村老人李梅德。王达 摄

那段时间,村里几十个年轻人自愿加入了红军。离开前,红军战士们在村口为村民们唱了一首歌,李梅德至今仍记得其中4句:“鱼儿离水活也活不成,咱离开老百姓就不能打胜仗。老百姓爱护咱如同爱儿郎,咱爱护老百姓就像爱爹娘。”

新田村房屋墙上保留的标语——焚烧地契借约。王达 摄

10月26日晚,红军主力部队在距离新田村不远的乌迳镇官门楼村黄木岭宿营。当地群众专门设立了茶水站,一些群众提着花生、糍粑、鸡蛋前来慰问,面对老百姓的热情接待,红军战士实在难以拒绝,只好掏钱买下这些食物。

从10月26日至31日,红军长征部队陆续在黄木岭休整宿营,一直到红军离开南雄后,黄木岭茶水站才撤销。

红军长征时在官门楼村留下几位身负重伤、无法继续行军的战士,由当地党组织安排到群众家中养伤。其中有位名叫赵广佬古的战士,因伤势较重,伤愈后无法继续跟随部队长征,后留在当地娶妻生子,于解放初期去世。他的孙子赵行山仍在当地生活,家中还保留着爷爷长征时使用过的刺刀、手榴弹和子弹壳。

赵广佬古使用过的刺刀、手榴弹和子弹壳。王达摄

作者:王达 张夺 李永鹏

责任编辑:齐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