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戒尺进课堂”,实质是确立一种教育规则

2019-06-25 | 快评来源: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熊孩子”在校犯错,老师应如何教育?近些年来,师生关系、家校关系颇为敏感,老师们陷入“管与不管”的两难境地,有老师苦恼:对调皮捣蛋的学生,“不会管”,也“不敢管”。对此,有教育界人士呼吁,“请把惩戒权交给老师”。四川达州市大竹县第二小学进行了大胆的尝试,该校2018年3月开始“请戒尺进课堂”,对违规学生实施轻微惩戒,彼时曾引发热议。将近一年半后,该校校长表示,“这一年多来使用戒尺得当的班级,班风、学风都有很大的改进。”(澎湃新闻网6月25日)

在“孩子应不应该被惩戒”、“又如何避免适度惩戒变成过度体罚”等种种争议下,大竹二小“请戒尺进课堂”的确是顶着压力的。不过,一年多以来,“没有发生过一起因为老师使用戒尺,家长不满意的情况”,相关班级的“班风、学风都有很大改进”,表明这样的“冒险”探索是对的,也是值得的。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棍棒底下出孝子”一直被奉为教育圭臬,由此衍生出的过度体罚乃至是教育暴力现象,时有发生。而随着赏识教育、说服教育被更多人接受,尤其是计生政策实施后,家长对孩子更为“呵护”,惩戒手段在教育中的“地位”越来越低。甚至近些年,由于牵涉到责任后果承担的问题,一些教师动辄得咎,往往不敢对犯错的孩子进行必要的管束和惩戒,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出现了“不敢管”、“不愿管”的局面。正是基于这一现实,“把惩戒权交给老师”的声音开始多起来。

从大竹二小的实验来看,所谓把“请戒尺进课堂”,并不是想当然的随意对犯错的孩子予以戒尺伺候,它其实更像是引入了一套明晰的教育规则。比如,学校对于戒尺的使用流程有明确的规定,具体为“一请二问三惩四慰”:第一步请戒尺;第二步是老师拿着戒尺问学生,“老师今天为什么要对你动戒尺,你错在哪里,将来还会犯这种错误吗”;学生回复后,则进行第三步,“惩戒”;第四步是“慰”,即心理抚慰。并且“是要在班级纪律整顿好之后再打,让大家见证这个过程,目的是要大家把戒尺当成班级的’法’,从而知敬畏,懂规矩。”

可见,在现有的教育语境下谈论教师的惩戒权,绝不是赋予教师体罚学生的权利,而是要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犯错是要受到处罚的,它是在说服教育、赏识教育之外增加的一种教育方式。就现实来看,以明确的规则为教师的惩戒权“正名”,既能避免一些老师“不敢管”的现象,也可以真正有效防止过度惩戒和体罚。对孩子而言,让他们知道什么情况下该受到惩戒,实际上也就是一种规则教育。

事实上,相关法律中并没有明确禁止教师惩戒学生,而只是缺乏清晰的、可操作性的规则。如2009年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通知》中,规定了“班主任有采取适当方式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的权力”,但对于“适当方式”“批评教育”以及后续手段等,则未作具体说明。就此来说,无论是大竹二小的实践,还是一些地方从立法层面明确赋予教师惩戒权,都踏出了明确规则的重要一步。

当然,给予惩戒教育适当的空间,并不意味着可以一味夸大惩戒的作用和必要性。大竹二小的实践就表明,“相对而言,高年级戒尺使用效果没有低年级好。”也就是说,惩戒教育到底如何开展,既需要规则约束,也离不开在实践当中的摸索,总之,它应该是遵循教育规律的。另外,舆论在讨论惩戒教育时,多习惯将之视专治“熊孩子”,但是,惩戒教育针对的更多是某种具体的行为,不应该随意将受到惩戒的孩子看作是“熊孩子”,否则既会模糊惩戒教育的性质,也容易给孩子带来“污名化”。

作者/朱昌俊

微信编辑/黄帅

作者:朱昌俊

责任编辑:黄帅

更多精彩,请下载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