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下的图书馆要注重特色建设

06-28 22:56 | 文化+来源: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讯(黄欢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李润文)“新时代背景下,图书馆应该是什么样的?”在第九届江苏书展全国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研讨会的现场,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教授刘兹恒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图书馆要注重特色建设,做好文献信息资源建设仍是图书馆的重要使命。”

“不可否认,新时代下图书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刘兹恒坦言,一直以来,图书馆发挥的是资源采集、管理和保存的“中介”角色,但在网络化和开放存取的背景下,用户可能绕开图书馆而直接获取所需要的文献。“如何避免陷入被动局面是图书馆人亟需思考的问题。”

曾有学者提出,未来图书馆的竞争力将主要依赖于知识服务,认为图书馆以文献信息资源为基础的发展模式并不可取。刘兹恒不以为然。在他看来,图书馆作为社会分工的产物,从诞生之日起就承担起向社会提供以文献为基础的信息服务,“这是建立图书馆的初心所在。”

刘兹恒介绍,最近有学者对30所国外知名高校图书馆进行调研,这些学校网站上公布的图书馆最新战略规划关键词中,发现“馆藏”出现的词频最高,“说明国外高校图书馆对文献资源建设仍然高度重视。”

不过,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类印刷型期刊已基本被电子期刊全文数据库取代。刘兹恒认为,“不能为了赶时髦,盲目追求数字资源的数量,以此‘炫耀’图书馆的现代化。”图书馆要根据不同的定位、性质和任务,处理好数字资源和传统文献资源的关系,让两者相互补充,协调发展。

据介绍,在数字化程度最高的美国,根据OCLC(注:联机计算机图书馆中心,是世界上最大的提供文献信息服务的机构)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图书馆购买纸本图书和影响资料的经费仍然保持了占总经费70%以上的比例,76%的美国人过去一年至少阅读过一本纸本图书,但只有28%的美国人过去一年阅读过一本电子书。

尽管如此,最近几年世界上不少国家和地区都在大幅削减图书馆经费,有的干脆关闭了一些图书馆。“图书馆同质化资源越来越普遍”刘兹恒说,想要改变,取决于图书馆是否具有特色馆藏及特色资源建设。

可喜的是,我国不少高校已经开始了这方面的服务探索,比如清华大学图书馆打造的“梁思成与中国建筑史料”;北京大学图书馆把海洋学学科信息门户打造成兼顾“全”“精”“新”的学科信息门户,并以此为样本在其他学科推广;重庆大学图书馆将纸质文献元数据与数字文献元数据整合,实现两者聚类,面向学科建设虚拟专业分馆,让不同学科读者拥有自己专属的资源门户。“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是新时代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需要考虑的重点。”刘兹恒说。

(文化副刊部编辑)

作者:李润文

责任编辑:侯歆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