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发文倡导健康生活

07-16 20:01 | 健康来源: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鄢光哲)7月15日,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和《关于印发健康中国行动组织实施和考核方案的通知》正式印发。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上,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于学军介绍了相关情况。

于学军表示,随着工业化、城镇化、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我国居民疾病谱正在发生变化,人民健康面临新的问题和挑战。一方面,肝炎、结核病、职业健康、地方病等问题不容忽视,艾滋病等重大传染病防控形势仍然严峻。另一方面,由于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偏低,吸烟、酗酒、缺乏锻炼、不合理膳食等不健康生活方式比较普遍,由此引起的疾病问题日益突出。特别是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导致的死亡人数已经占到了总死亡人数的88%,由此导致的疾病负担占总疾病负担的70%以上,严重危害人民健康。“这里的关键词是88%和70%以上”。

于学军表示,吸烟、酗酒、缺乏锻炼、不合理膳食等不健康生活方式是可以改变的,主要健康危险因素是可防可控的。为积极有效应对当前突出健康问题,在工作思路和方法上也在转变。在继续深化医改,解决好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同时,要大力推进“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保障,落实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让每个人都承担起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个人、家庭、社会和政府各方共同参与,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人民共建共享。

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以及相关配套文件,提出了健康中国行动到2022年和2030年的总体目标,明确实施15项专项行动,分为三大板块。第一板块有6项行动,从健康知识普及、合理膳食、全民健身、控烟、心理健康、健康环境等方面综合施策,全方位干预健康影响因素;第二板块有4项行动,关注妇幼、中小学生、劳动者以及老年人等重点人群,维护全生命周期健康;第三板块有5项行动,针对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四类慢性病以及传染病、地方病,加强重大疾病防控。

于学军表示,每项专项行动都有目标、有指标、有路径,不仅有政府的具体任务,还有对社会和公众的健康建议,通过通俗易懂的形式把健康中国战略的理念和要求融入到人民群众日常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为个人、家庭、社会和政府参与健康中国行动,为实现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提供了有效抓手。

于学军表示,实施健康中国行动,与以往不同的是,这不仅仅是要开展健康的宣传倡导,而是聚焦当前人民群众面临的主要健康问题和影响因素,开展15个专项行动。不仅有宣传动员,还有个人、家庭、社会、政府多个层面协同推进的实际行动,其特点可以概括为实现“四个转变”:

一是在定位上,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全方位聚焦影响人民健康的主要因素,包括生活行为方式、生产生活环境和医疗卫生服务问题,针对重点疾病、重点人群及不同生命周期所面临的突出健康问题,提出明确的建议,做出系统的安排。

二是在策略上,从注重“治已病”向注重“治未病”转变。注重根据不同人群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做好健康促进和教育,通过行动实施,努力使每个人都能够了解必备的核心健康知识与技能,把“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理念落到实处,形成自主自律的健康生活方式,努力使群众不生病、少生病、晚生病,提高生活质量。

三是在主体上,从依靠卫生健康系统向社会整体联动转变。坚持“大卫生、大健康”理念,从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发力。每一个行动都有具体的目标,个人、家庭、社会、政府各方面都有自己明确的任务,就是要强化部门协作,“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掀起健康中国建设热潮,努力实现“政府牵头、社会参与、家庭支持、个人负责”的健康中国实践的格局。

四是在行动上,努力从宣传倡导向全民参与、个人行动转变。《健康中国行动》以全社会公众为主要对象,围绕重点健康危险因素、重点疾病、重点人群,不仅要倡导政府、社会、家庭和个人共担健康责任,而且要动员全社会行动起来,全民参与、共担责任、共享健康成果。开展一场针对慢性病和重点传染病的新时代群众性卫生健康革命。(健康中国)

作者:鄢光哲

责任编辑:郭艳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