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为青年医生减减负

2019-07-20 | 评论+来源: 中工网

近日,两名青年医生的英年早逝引发舆论关注,而其去世原因均与心血管疾病有关。这也暴露出长期以来青年医生的高负荷工作状态。

我国临床医生的培养周期较长,从五年本科、三年硕士、三年博士再到规范化培训,年限达到了两位数,这使得临床医生在初入职场时,已经面临较大的家庭生活和责任压力。加之在现有的职称评审体系下,临床医生的职称晋升也需要科研成果,使得年轻医生不得不在工作上“一根蜡烛两头烧”,去兼顾临床和科研工作。另外,每日诊台前排着长队的病患,白加黑的值班,节假日的门诊,都消耗着年轻医生的精力,最终透支着他们的生命。长此以往,倒下的不只是优秀的年轻医生,还有高考时年轻学子矢志悬壶的心。

为青年医生减负,首先要明白负担从哪里来。很多医院都把博士作为入职门槛,导致医生培养年限变相增加,但学习11年后才取得的博士学位,真的是做好临床的必要条件么?同理,一个优秀的临床医生,必须要发表有足够影响因子的科研论文么?八年制的临床医学培养是否已经足以应对一般临床诊疗?职业评价体系中临床和科研是否应当分开?这些问题值得深思。

为年轻医生减负,并不意味着公众所获得的诊疗服务就会变差。如果医疗资源供给多元化、丰富化,那么年轻医生的工作环境、工作压力也会得以改善,群众的看病体验感也会提升。而这,就需要加大医疗资源投入,这样的投入包括了硬件和软件,如果只是医院大楼盖起来,医生、护士的编制却未增加,那么即便拥有先进的医疗设备,依然不能祛除年轻医生的黑眼圈。


作者:朝阳

责任编辑:王钟的

更多精彩,请下载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