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眼中的审计】资源环境审计推动环境保护治标更治本

2019-07-22 | 看审计来源: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校媒记者 兰州大学 刘阳 成都理工大学 黄佳佳

沿湖的高地上绿草茸茸,散布的杉树尚未拔高,靠近岸边的植被略为稀疏,依稀可见曾经道路的痕迹——7月16日,“70年70人70天”大学生记者走进审计一线暑期实践活动南京队来到位于安徽省某市的湖西北岸,这里是一片正在恢复自然生态的湖滨地区。

相关负责人向大学生记者们介绍某湖泊的环境保护的信息。校媒记者 中央财经大学沈博尧/摄

如果时光回到两年前,这里却是一片有着“岸上草原”之称的旅游开发地,滑草、游船、跑马场等娱乐设施吸引了大量游客。现在,滑草项目取消了、游船不见了、农家乐迁走了、停车场全部拆除,看到此番景象,同学们不禁好奇,旅游开发项目怎么不做了?

审计署南京特派办资源环保审计处(以下简称“资环处”)副处长曹勇介绍,此湖作为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因水体流动性较差,环境承载量有限,水质需要保护。近年来,随着湖畔楼盘开发、旅游项目等增加,排污量增加,如果不严格执行国家环保政策,水环境污染和水生态损害的问题将会不断加剧,湖水治理就将很难“治本”。

审计署南京特派办资源环保审计处副处长曹勇向大学生记者们介绍某市河流的污染情况。校媒记者 中央财经大学 沈博尧/摄

2017年,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组向该省反馈了督察情况并要求抓紧研究制定整改方案,尽快整改。该市湖西北岸的这一旅游开发项目被取缔。

2019年6月审计署南京特派办资环处一行8人抵达该市时,这一旅游项目的问题整改已经接近尾声,但资源环境审计工作仍在继续。

“资源环境审计是个大系统,内容多、范围广、专业要求高。” 南京办资环处主任科员孙燚笑说,从宏观来看,资源环境审计要对国家相关政策法规、整体自然环境、地理信息系统应用都有一定的把握,而在环境层面,水、土、气、矿产资源等方方面面都要涉及。具体到湖水治理的审计上,主要是三个方面,一是看水质有没有改善;二是看湖周边的生态是变好了、还是变差了,特别是一公里范围(红线)内有没有新增的项目;三是要对周边的入湖污染源情况做出分析,是生活污水问题,还是沿岸农田使用化肥农药的问题。湖沿岸一些项目被要求整改,经过当地政府及各部门多方努力,相关整改工作已经基本完成。整改得怎么样,效果究竟如何,资环处审计人员积极运用“总体分析、发现疑点、分散核实、系统研究”的数字化审计模式,宏观把握、客观评价,通过调查、取样、化验、数据分析,将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有关部门,督促河长制从“有名”转向“有实”。“我们审计工作不仅局限于查处问题并推动整改,还要推动一些国家政策规范的落实。”南京办资环处主任科员宋丰泰解释道。截至2018年6月底,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已全面建立河长制,共有30多万河长在岗履职,河长制成为了撬动源头治理的支点。审计部门关注核实该政策的落地情况,推动河长制能够“长治”。

审计署南京特派办资源环保审计处工作人员给大学生记者们介绍情况。校媒记者 中央财经大学沈博尧/摄

从今年6月着手该项目以来,审计人为了追根溯源,深入现场考察分析,为了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督促相关部门即刻制订整改方案。他们不仅仅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句话常挂嘴边,更是用自己的行动和智慧践行着这一理念,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

作者:刘阳 黄佳佳

责任编辑:朱江

相关文章

更多精彩,请下载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