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游学成为另一种“补习班”,谁敢不报?

2019-07-25 | 快评来源: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暑假期间,很多家长都给孩子报了假期游学项目。近年来,游学已经成为中小学生中的一股“潮流”,甚至在一些家长和孩子眼中成为必不可少的假期项目。上周,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1978名中小学生家长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74.9%的受访家长为孩子购买过假期游学项目,小学高年级学生参加游学项目的比例最高。关于游学效果,75.0%的受访家长感觉孩子假期游学的收获通常都低于家长预期。只“游”不“学”、“游”多“学”少被指为游学项目存在的主要问题。

游学,俨然成了近几年寒暑假期间的一种流行现象。围绕相关话题的讨论其实大同小异,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是,游学市场的规范问题。比较突出的就是游学机构服务水平的参差不齐,另外涉嫌虚假宣传、收费标准不明、安全保障不够等问题也较普遍。这次调查中,74.8%的受访家长就建议加强游学市场准入门槛,严查机构资质,62.4%的受访家长希望出台游学产品标准,53.9%的受访家长希望教育和旅游等部门对游学机构加强监管。作为一种迅速壮大的市场,且涉及未成年人的安全保护,游学市场的行业标准以及资质界定、市场准入等管理规范,的确应该及早跟上。

二是对游学的效果表示怀疑。此前一些地方的游学活动就被指是只“游”不“学”,甚至纯粹是变相的学生游。这次调查中,75.0%的受访家长感觉孩子假期游学的收获通常都低于家长预期,其中17.9%的人直言远低于预期,足见其整体效果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

其实,不管是游学市场的不规范,还是成效不明显的问题,实质都是一个新兴市场的发育问题,随着监管的完善和家长意识的提高,游学市场整体质量的提升,应该是可以期待的。当然,对于游学的实际效果,家长也应该理性看待,不宜期待太高。

但是,相较于游学有没有用,更值得关注的一个问题是,游学现象的兴起,会不会带来新的教育攀比和过度竞争问题。此前就有媒体报道,一些学校将游学活动与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挂钩而导致部分家长“不敢不报”。

不可否认,在组织规范和安全可控的前提下,游学活动对于增进学生的视野和独立能力,还是有一定的帮助。但是,游学毕竟并非是学生获得课堂之外的锻炼的唯一方式。且一般花费不低,一旦成为一种“必须”的统一安排,就将加剧部分家长的负担,变成另一种“补习班”。尤其是学校不应该将之纳入考核之中,更不应该主动出面参与这样的游学组织活动,构成对所有家长和学生的“绑架”。

事实上,近年来教育部门不断出台为学生和家长减负的举措。在应试化的课外培训热降温后,要警惕类似游学这样的新兴方式打着“素质教育”的名号卷土重来,给家长和孩子带来双重负担。到底哪些是日常教育中的统一安排,哪些是家长和学生可以根据家庭条件、个体差异进行的自主选择,应该有一条明确的界限,学校就应要做到不越界。且面对渐成风气的假期游学现象,学校还有必要提醒家长和学生不必盲目跟风。

可以说,作为一种市场化产品的“游学”,其规范管理其实并不复杂。而作为一种教育方式的“游学”,如何确保理性、良性发展,不成为教育“剧场效应”刺激下过度竞争和盲目攀比的新工具,还需要学校、家长和教育部门的共同努力。

撰文/朱昌俊

微信编辑/黄帅

作者:朱昌俊

责任编辑:黄帅

更多精彩,请下载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