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解决民生痛点中谋求发展

2019-07-28 | 评论+来源: 广西日报

 《广西日报》7月21日的一则新闻,讲述了隆安县集中连片修建供水工程,砸掉缺水这把“贫困锁”,改善民生谋求发展的来龙去脉。

隆安县都结乡陇选村内雷屯没有水源,村民世代都是到3公里山路外的地下溶洞找水吃。“水对其他地方来说,不算什么,对我们来说,却是几代人的梦想,是‘脱贫水’。”如今已用上自来水的内雷屯村民马日安的这番感慨,不只道出了当地村民长久以来为取水付出的艰辛和努力,更道出了这项供水工程建设的脱贫要义与发展期待。

石漠化与沙漠化,都有着摧毁生态环境,逼迫人类节节后退的强大自然力量。作为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的石漠化片区县,隆安县的生存环境之恶劣不难想象。缺水的冷酷现实,更放大了民生改善与发展经济的种种困厄。

不观全貌,就难以知晓“寻水”的艰辛历程。隆安县有的乡镇曾组织各村屯千余村民,挖山凿洞找水40多年,此事被《隆安县志》记载;有的村屯群众集资劈山凿洞修渠,耗时20多年引来地下河水灌田,被村民立碑记事。而在自治区和南宁市部署安排下,隆安县在脱贫攻坚中把全县缺水的18个村156个自然屯,划分为5个集中供水区域,实施“从源头到水龙头”的集中连片跨区域供水工程会战。目前3个片区供水工程已建成,到今年9月工程将全部完工;到今年底,隆安县将从根本上解决石漠化地区集中连片水源匮乏供水困难问题,力争集中连片供水率达到90%以上。

从前期经费和项目资金安排,到工程启动反复勘查论证;从落实党委、政府跨镇取水决策,到村民们踊跃支持,甚至为翻山越岭的水管、加压站等捐出自家承包的林地山头;从工程逐步建成,到牧草滴灌种植、肉牛生产养殖项目等扶贫产业得以展开……脱贫与发展,在解决民生痛点中融合推进。

全区60%左右的常住人口分布在县域,供需两端都大有潜力可挖。加快发展县域经济与完成脱贫攻坚重任,在许多方面都是可以融合互促的。正如全区年中工作会议提出的:县域经济是富民兴桂的基础。只有县域经济上去了,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实现稳增长和高质量发展才有坚实支撑,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乡村振兴才有可靠保证。

反过来讲,贫困县把解决民生痛点作为促发展的一个重要发力支点,脱贫攻坚更能精确定位,有利于攻克贫困顽疾。而民生改善了,贫困摆脱了,发展县域经济的落脚点和支撑点就更坚实,就能逐渐积累县域特色产业发展优势,为后续发展打牢基础。

在全区年中工作会议上受表彰的先进县,基本上都是产业有特色有优势的县。这就说明,坚持产业立县,应该依托当地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而优势资源和产业基础不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也不能靠一役之功一蹴而成,而是要靠把握机会、解放思想,靠当地干部群众担当实干、累积而成。

贫困县的情况千差万别,但却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较少受到现代工业污染。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恰恰又是实现绿色发展的有利契机。隆安县解决“脱贫水”问题、发展肉牛生产养殖项目等实践表明,在解决民生痛点中谋求发展,既可为当地环境生态资源的市场价值重估撑扩发展空间,更可为科学规划、培育形成自己的县域特色经济产业做好铺垫。

作者:广西日报

责任编辑:黄帅

更多精彩,请下载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