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眼中的审计】守护审计质量“生命线” 审计人心中有杆“文明秤”

2019-08-03 | 看审计来源: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校媒记者 黑龙江大学 董舒凯

“我不想配合你了,请你出去!”身材健硕的迟国达被人推出门。

这一幕出现在一次常规审计中,作为审计署哈尔滨特派办的一员,迟国达在延伸审计一家单位时,怎料对方情绪忽然很激动。

站在门外的迟国达很是无奈,可问题必须解决。

迟国达隔着木门,给对方做工作:“我们是按照规定和程序对你们进行延伸审计,依据法律法规,你们有义务配合审计工作。”

晓之以理,还要动之以情。迟国达又告诉对方,审计人员是来帮他们解决问题的,不只是为了挑问题,更是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度过困难。

苦口婆心半个小时后,被审计单位的工作人员终于打开了门。

“依照法律,他们必须配合审计。但你和他来硬也不行,我们坚持文明审计!”早在2007年审计署就提出“文明审计”,10多年来,迟国达和他的同事们心里一直有杆“文明秤”,时刻把“依法审计、以理服人、尊重对方、说话和气、实事求是、文明守纪”这二十四个字记心间。

在外人看来,审计工作依法审计,没人敢不配合。但迟国达告诉记者,实际工作中,也不尽然。但即便如此,审计人员也要采取合适的方式予以解决。

审计不单是和账本、材料对话,更多时候是在和人对话。“要谦虚细致听取对方的基本情况、解释沟通、问题和困难。”迟国达认为沟通技巧很重要,最核心的是学会倾听,“只有对方感觉到你尊重他,他也会尊重你的工作,有利于大家进一步配合开展工作。”

审计署哈尔滨特派办农业审计处齐永金对文明审计也深有感触,并在审计工作中积极带头践行。

在对黑龙江某贫困县一个产业扶贫项目进行延伸审计时,由于项目现场没有可供查阅材料的桌子,对方人员蹲在地上翻起账本来。见到这一幕,齐永金立刻俯下身子,也蹲在旁边跟他交流。这样的细节,在齐永金和同事们的审计工作中并不少见。

在齐永金看来,审计人不应该以监督者自居、高高在上,要真正落实“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俯下身去,才能听到真话、发现实事,这也是文明审计的体现。

“文明审计是审计人心中的一杆秤,我觉得保证这杆秤平衡的关键是要有‘为民服务解难题’的意识。”齐永金身体力行地践行着文明审计的内核。

无论是迟国达还是齐永金,一线审计人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文明审计的要求,想人所想,从群众角度出发,为人民而审、为国家而审。

而在他们背后,还有一群审计人在幕后为审计质量上了“双保险”。

“文明审计与依法审计不可分割,依法审计是前提,文明审计是标尺。”从业21年的哈尔滨特派办法规处曹亚男体悟格外深刻。

“就好比一壶水,这壶水本来规定是用于白天解渴的,但是你白天水量充足,没有喝。而你夜晚口渴了,喝了。从规则角度出发,你是违规的,但你是有道理的。”曹亚男打了一个比方。

必须充分听取被审计单位的意见,这是审计工作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三个区分开来”要求的重要表现。既是依法审计的要求也是文明审计的要求。

曹亚男认为,依法审计与文明审计相辅相成,共同推动审计监督职责落到实处,提高审计监督工作质效,守护审计质量“生命线”。


迟国达在和校媒记者分享审计故事。 校媒记者 江苏师范大学 王啸/摄


齐永金在审查扶贫项目时,看见对方蹲下来翻材料,他也立刻蹲下来交流记录。校媒记者 江苏师范大学 王啸/摄


曹亚男和校媒记者分享感悟。校媒记者 江苏师范大学 王啸/摄

作者:董舒凯

责任编辑:朱江

相关文章

更多精彩,请下载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