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静好只因有人负重前行

2019-08-20 | 科技+来源: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视觉中国供图(资料图片)

“中国航天从来就不怕封锁和打压,因为从航天一起步就遭到了封锁和打压!我们早已习惯自力更生、自主创新、自立自强,面对新形势,必须主动担当,把该干的事干好,让那些打压我们、遏制我们发展的想法成为黄粱美梦!”

在前不久举行的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推动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主题采访活动中,中国航天科工党组副书记、总经理刘石泉被问及中美经贸摩擦和核心技术卡脖子的问题,他听后毫不避讳,甚至还表现出让在场媒体意外的“硬气”。

“硬气”的背后,是“东风”劲吹、“红旗”招展,是“鹰击”长空、“长剑”啸天等不断铸造出炉的大国重器,是5次摘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桂冠等科技创新领域亮眼成绩单……这家关乎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军工央企,承载60多年中国航天事业积淀、经过近20年历练,不断深耕航天防务装备建设,以创新驱动铸国防基石、建航天强国。

在当前国内外形势下,一家本土军工科技企业如何突破那些亟待攻克的卡脖子问题,如何真正掌握制约前途命运的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实现从“无”到“有”、再从“有”到“好”等问题备受瞩目。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前不久走进中国航天科工,试着从这个创新高地找寻答案。

自力更生 早在半个多世纪前就曾被封锁

这是一个有关“被逼出来”的故事。

在塞外戈壁,我国第一台大型地面固体火箭发动机试车台巍然伫立。斑驳陆离的内墙面千疮百孔,经历上千台固体火箭发动机试车炸出高低不平的台面,火焰冲刷后变形的推力墙。裸露的钢筋,仿若一位身经百战的老兵……故事就从这里讲起。

上世纪60年代,中国航天建立起了新的研发生产基地。虽说是基地,其实只有一条拼凑起来的临时装药生产线,几栋单身宿舍楼成了睡觉吃饭、学习办公、设计画图的“综合楼”,一日三餐几乎都是窝窝头加土豆白菜。

航天老专家陈克明回忆说,当年报到时,就发现跟想象大不一样,“教室既是办公室又是宿舍。只有两台手摇计算机、5块图板,完全是白手起家”。

不过来这里的年轻人都有一个憧憬,就是研究出最尖端的技术。陈克明说,大家似乎有一种强烈而清晰的认识:新生的中国,面临的不仅是国内千疮百孔、一穷二白的烂摊子,在国际上还面临着掌握核垄断地位的超级大国不断施加的露骨核威慑,危机重重。为了让中国人的腰杆真正挺起来,必须研发出自己的固体导弹。

事实上,如今人们谈起科技领域的“被封锁”“被禁运”,中国航天人早在半个多世纪前就都经历过。以固体火箭发动机为例,作为导弹武器系统的“心脏”,该发动机技术始终受到发达国家的严密封锁和严格限制。

“中国人要搞航天固体动力,指望有人帮你,不可能!”中国航天科工六院高级顾问赵殿礼回忆说。

1960年,苏联撤走了在中国的全部专家。专家走了,图纸资料也没有了。赵殿礼说,面对异常严密的技术封锁,要想拥有自己的导弹武器,中国航天人只有“自力更生”这一条路。

陈克明至今还能回忆起上世纪60年代的景象,在机车库里,在简陋的土墩试车台上,在塞外荒原的干打垒里,航天固体动力工作者披星戴月,研制我国第一台直径300毫米实用固体发动机。

当时试车台还没建成,也没有交通工具,研制人员人拉肩扛,把发动机抬到附近一个山沟里,把山崖当推力座,用附近一座山神庙的废墟做测试房,一次次进行试车。试验、失败、改进、再试验……他们最终攻克了技术上的一系列“拦路虎”,取得了成功。

1970年4月24日,一个家喻户晓的日子,这一天,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

但鲜为人知的是,正是从中国航天科工诞生的第三级固体燃料发动机,完成末级助推任务,才把这颗卫星准确送入预定轨道。

此后,第一颗返回式卫星、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第一颗气象卫星……返回制动火箭固体发动机连续25次参与发射,标志着我国成为继美、苏之后第三个掌握卫星回收技术的国家,为我国载人航天事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钱学森曾这样评价:中国固体火箭发动机取得的成绩,完全是靠自力更生得来的,没有外国援助,没有经过仿制阶段。这是一个伟大的成绩,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自主创新 在行进中更换了发动机

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新的问题来了,这些在国家财政支持下自力更生的老牌军工央企,纷纷面临着“二次创业”“市场化转型”的问题。正如刘石泉所说,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航天工业也开始转向国民经济建设的主战场。

有关转型的故事,要从一根细丝讲起。

一根只有头发丝1/4的细丝,却怎么也拉不断,如果把它做成直径12毫米粗,就能拉动46吨重物,而同样粗的钢绳只能拉动8吨。

这根细丝,既不来源于棉线,也不来源于蚕丝,而是中国航天科工历经十几年研制出的F-12高强有机纤维,从液态化学品中萃取,是一种重要的原材料,主要用于缠绕固体导弹的壳体,其强度和密度可想而知。用专家的话说,用这根细丝做成衣服,那就是武林中传说的“软猬甲”了。

此前,作为航天开发材料和重要的战略物资,国际上这类纤维总是秘不示人。如今,科研团队以此为基础,已完成密封膜材料、地面球形充气天线囊体材料、雷达天线罩等延伸产品并实现商品销售,“F-12纤维—纤维织物—柔性功能复合材料—材料制品”产业链初步形成。

就这样,中国航天人走向了市场。

用刘石泉的话说,在这个过程中,中国航天科工凭借专业领域的技术优势,大力发展信息技术、智能制造、新材料等国民经济提档升级急需的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在行进中更换了发动机”。

一组数据可以作为佐证:2018年中国航天科工主业板块收入占比超80%,新经济收入占比超40%。11个新兴领域实现20%以上的增长。这些体现在航天领域各个方面——

曾经,技术人员用手摇计算机和卡尺设计出了我国最早的固体发动机,而现在,中国航天科工基于固体动力VR/AR设计仿真平台等信息化平台,让发动机设计水平和试验验证能力不断跃升;

曾经,工人们用机械式的机床和手工刀具生产出了最早的型号产品,而现在的机械臂、智能柔性制造单元等,让车间的生产能力成倍地增加……

已在中国航天科工工作42年的柴师傅说,“以某喷管为例,现在一个月的产量是以前一年产量的好几倍。以前,我们有一把好的刀具就高兴得不得了,现在车间里不仅有数控机床,还有了智能机器人……”

这背后,离不开一个关键词“自主创新”,而这一次,是中国航天人主动找来的。

自立自强 又轮到年轻人大显身手

近两年,随着商业航天异军突起,航天舆论场增添了一些新鲜声音。尤其是过去两年,国际商业航天的“旗手”埃隆·马斯克成功实现其重型猎鹰火箭的发射,吊足了人们的胃口。

在中国航天科工党组书记、董事长高红卫看来,发展商业航天,将为中国航天事业注入新动能。未来3~5年内,我国商业航天产业将会取得令世人瞩目的重大成果,商业航天产业将逐步成为“看得见应用、看不到技术”的成熟产业。

而这,又到了年轻人大显身手的时候。

一趟满载着货物的专用列车,在西伯利亚高原无人区上行驶,因为有了中国航天科工所属行云公司提供的终端监控设备和系统解决方案,这趟40余天的往返行程不再“失联”。

走进行云公司的办公场所,现代感扑面而来。人脸识别打卡,开放的会客厅、办公间,透明的会议室,年轻的面孔……让人感受到这家新公司的朝气。

这家年轻公司所担负的使命,正是中国航天科工商业航天“五云工程”中的“行云工程”——通过研制和发射80颗低轨小卫星组网,构建一个天基物联网网络系统,提供天-地之间万物互联服务。

“历史告诉我们,正是一批又一批优秀学子和技能人才、专业骨干不断加入到发展中国航天事业队伍之中,几代中青年科学家、工程师、企业家以‘航天精神’为集结号,才能推动我国航天事业不断取得新的胜利!”高红卫说。

如今,在中国航天科工,75后、80后技术骨干与管理骨干已经担当起科研生产经营主力军的重任,许多青年人才在航天科工的事业发展中迅速成长成才,一批又一批技术专家、专业带头人和行业领军人才脱颖而出。

高红卫透露,截至目前,中国航天科工一大批40多岁的骨干在中层正职和型号总指挥和总师岗位上摸爬滚打、茁壮成长,未来一定会培养出我国航天事业的新一代栋梁之才。

如同美国宇航局前局长所感慨的那样,“中国航天最厉害的,不是它取得的像载人航天工程这样的巨大成就,而在于它所拥有的一大批年轻科学家和工程师”。

截至2018年年底,中国航天科工拥有职工14.6万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占比超过53%,包括两院院士8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3人,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14人,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6人……

高质量发展的背后,是高质量的航天人。高红卫说,“岁月静好,是因为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事业进步,是因为有一批核心骨干队伍在逆风领跑。”

作者:邱晨辉

责任编辑:于璧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