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眼中的审计】一专多能的审计人

2019-08-27 | 看审计来源: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校媒记者 南京审计大学 刘雪宁 北京化工大学 姚昱同

“审计工作的成效,决定因素有许多。”内蒙古自治区满洲里市审计局副局长李惠忠说。为了打赢这场硬仗,审计人往往需要过硬的真本事和“一专多能”,适应千变万化的环境。

首先,审计人要具备的基础知识就是会计知识,从账目中精准地看出疑点,并对疑点进行正确的处置,这是做好审计工作的第一步。

这个夏天,李惠忠和他的同事们在几家银行间不断穿梭。在一个扶贫建设项目审计中,居民自筹资金没有及时存入银行的疑点,引起了李惠忠的关注:收款和存款的时间相差近一年,在这段时间里,这笔资金去哪了?

审计工作从二维的账面转到三维的现实空间,李惠忠和他的同事们开始了和被审计单位有关人员的正面沟通。他们先是询问该单位资金的具体情况,但项目负责人坚决否认挪用,只说将收款存进存折,但以已经销户为由,拒绝提供证明资金流向的存折。而 相关人员也不肯透露存款具体的支行信息、销户的准确日期。

面对重重阻挠,李惠忠和同事们陷入了瓶颈。经过反复分析思考,他们决定向银行做第三方取证。由于不知道具体支行,他们就去翻阅银行总行的开户记录,继而确定支行。有了支行信息,再去查阅支行凭证。根据资金入账的最后时间,大致确定了销户时间,然后沿着这条线再追下去。

最终,李惠忠和他的同事们发现,资金转入了其他银行,根据转户日期,很快调查出了转户行,资金的来龙去脉就清晰了。在逻辑严密的证据下,被审计单位相关人员终于承认了挪用资金的事实。

专业的审计会计知识就像“传统工艺”,在快速发展的时代中,往往需要新元素的加入,才能产生更强大的效用。到如今,大数据已经在各个领域得到运用,审计工作也在向科技化的进程中,开始利用大数据带来的便利。

要想熟练地应用大数据审计技术,就要先掌握一定的计算机技术。内蒙古自治区各级审计单位都对审计人员的信息化素质提出了要求,并建议35岁以下的审计人员参加计算机中级培训,学习数据库及一些数据挖掘技术。

呼伦贝尔市审计局财政审计科的王婷婷除了完成了这一学习任务,还顺利通过了审计署计算机的培训,回忆起自己参加培训时的日子,“两个多月将近20门课,每门课大概1000多页讲课PPT,每天都要学到凌晨。”而学习这些技术有时是枯燥的,为了让学习更有趣味性,他们就给软件取了很多有趣的名字,如“路路通”“连连看”等方便记忆和学习交流。

除了以专业知识为基础,以信息化技术为武装,审计“战士”们还需要具备各种各样的技能。审计人必须是擅长沟通的人,这点在取证过程中显得格外重要。参与包头市北梁棚户区改造审计项目的王霞向笔者例举了与拆迁户和开发商沟通时采取的不同方式。

征拆审计工作人员带着疑点入户核实村民征拆款问题时,要采取唠家常的方式。 “大娘,您家里情况怎么样?现在搬到了哪里?住的还好吗?”但是面对一些特定职业人员,沟通模式就需要更加理性和专业。“合同中这个词的法律含义是什么?投标文件中的这个承诺在哪里体现的?”他们在审计过程中也会有意识的提高自己的沟通协调能力,方便他们更高效的取证。

除了社交沟通能力,对他人心理的判断能力也很关键,呼伦贝尔市审计局审干部朝鲁最近正在阅读心理学方面的书。他讲到,在我们发现疑点,与被审计单位交涉求证时,可以通过相关人员的表情和肢体,判断他们反映情况的真实性。“如果发现他们可能在隐瞒事实,我们就可以找办法突破他的心理防线,找出新的线索。”朝鲁说。

  审计工作面临的状况多种多样,审计人面对的审计项目也千差万别,只有精深的职业技能和丰富的审计经验,才能助审计人临危不乱、临战不惧、打好每一场审计之战,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必全胜。

作者:刘雪宁 姚昱同

责任编辑:朱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