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英明:中华文明的形成长度及影响广度出乎意料

2019-09-12 | 文化+来源: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吴晓东)“八千余年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其形成和影响范围非常复杂,出人意料。近些年,众多考古发现和出土文物的面世,在一次次地刷新我们的认知边界。其中,有非常多遗址都具有特殊的文化内涵,但任何一个遗址都不完全具备代表中华文明的古老和博大精深,它们都只是中华八千年文明史‘珠链’上一颗颗璀璨夺目的明珠。”姬英明说。


“在文明发源地讲文明,在历史发生地讲历史”

是姬英明于去年冬至日发起“中华八千年文明史”探源的核心宗旨。近日,《姬氏道德经》、《姬氏祖传经》传承人、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副秘书长姬英明在延续前七期的探源后,第八期探源来到了新发现“卦爻”及“河图洛书”雏形的浙江义乌桥头遗址和刚申遗成功的良渚遗址。

桥头遗址自2014年发掘起,经过5年多时间,核心部分基本上已全部呈现出来,属于上山文化的晚期,比良渚文化早3000多年,本遗址最重大考古突破是发现了上山文化时期的第一座完整的墓葬。

“什么是文明?怎么界定文明?我们首先要清楚什么是‘文明’。从中国最早的《尚书》就载有‘睿哲文明’,《周易》也载有‘天下文明’。近代世界考古界对‘死文明’有三大定义,即有‘文字、城市、复杂的礼仪建筑’。但中华文明是活文明,我们对于文明开端的界定是以‘文’为核心的。客观地说,桥头遗址出土的这几尊8000年前陶器上的 ‘豫卦’和‘否卦’等四面卦图,都是非常清楚的‘文’的实物证据,还有四面位数不同的‘数字点’的“河图洛书”雏形,可以说是中国至今发现最早的数字实证,再加上“八方”概念的陶钵,谁敢说这些‘卦文’及‘数字图’,和中华文化的源头‘八卦’没有关系呢?相对于中华文明核心发源地陇上至黄河流域来说,桥头遗址虽然是一个地处偏远的小地方,但这里出土的陶器,却好像在诉说着中华文明复杂的形成过程和影响覆盖的广度。”姬英明说,陇山成纪一带,自古就有伏羲女娲的历史传说,故而发现大地湾遗址,应该在情理之中,但桥头遗址的陶卦,却给我们带来了重新认识中华文明长度和广度的思考。


离开出人意料的桥头遗址后,姬英明一行赶往刚晋升为中国第55个世界遗产的“良渚遗址”。姬英明认为,良渚遗址虽然申遗成功,但从出土的器物来观,它并不是中华文明的核心区域,因为没有出土中华文明核心的核心文化图腾——太极、卦爻、龙凤。相比于其他一些遗址,良渚遗址出土了众多的琮璧钺等玉器,体量可以说是中华八千年文明史之“珠链”上的一颗不小的明珠,它不能代表全部的中华文明,更不能“绑架”中华文明继续探索的长度。(文化副刊部编辑)

作者:吴晓东

责任编辑:齐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