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理工团队研发“可随心定制的智能工厂生产线”

2019-09-19 | 科技+来源: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董真 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王烨捷

“吐司”大小的四块加工料被抓取放置在分拣台上,随后被稳稳送到加工操作区,根据需求快速精准地刻上“USST”(上海理工大学简称)的字样,最终成品再被运送至分拣台并运回仓库……这原本需要至少10余位工人来完成的一整套制造、搬运流程,如今全部由机器来取代,即使是在不开灯车间,也能24小时连轴作业。

从传统加工到机器取代人,从批量复制生产到个性化私人订制,这套神奇的“智能柔性工厂生态链系统”是由上海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联合上海锐铎自动化有限公司研发的,前后耗时5年实现了从制造到“智造”的蜕变。这套系统日前在工博会高校展区上理工展台首次亮相。


在传统的工厂生产中,需要调度员、分拣工、搬运工、操作工等多名工人的协作,在闷热嘈杂的工厂环境中,对工人的身心都是一场考验。而如今,随着“客户”在操作屏上按下开启键,从拿取加工料一直到运回成品件,在“空无一人”的状态下就能全部完成。

“AGV集成搬运机器人”担纲全场总调度,灵活地将加工料分配到指定的分拣平台;装有多组全向旋转齿轮的“物料全向输送装置”则可以将物料旋转到合适角度等待“搬运工”搬走;“AGV工厂搬运机器人”取代了原先辛苦繁忙的搬运环节,驳运加工料、驳运成品件都由它来完成;“智能机械臂”代替操作工,根据需求灵活切换“包角”“铣”“钻”等12个工具头并进行工件加工……机器们“乖乖听话”,整个环节流畅自如,不但节省了人力成本,更是提高了机械制造的效率。


新的生产线不仅能提高效率,还能让制造业实现“私人订制”。

当前终端商品对多样化和个性化的需求越发显著,比如一家生产手机的企业,同时它又想生产电脑以及其他电子产品,再比如一个客户想要订制不同款式及功能的手机,那么就需要机械制造企业采购不同的生产设备进行生产,成本难以降低、加工费时费力,并且很难保证产品的一致性。

因此,大部分企业需要的是中小批量、多品种零部件的生产,这种生产线能根据各种不同形状加工对象实现程序化制造加工,具有设备利用率高,单件产品的成本低、质量高等优点。

项目负责人、上理工机械工程学院院长李郝林介绍,上理工团队设计的“智能柔性技术”能为客户量身订制工厂生态链系统,仅需要订购该系统就可以实现多样化、个性化产品的制造与搬运。

不仅如此,“智能柔性工厂生态链系统”在价格上也很“亲民”。在国外,一台功能类似的工厂搬运机器人报价约在30—40万人民币,而上理工团队研发的AGV工厂搬运机器人销售价却在15—20万人民币。

据悉,5年来,上理工与锐铎研发出的“智能柔性工厂生态链系统”共获得7项发明专利、20多项实用新型专利和软件著作权,填补了柔性工具库的全球空白。

作者:董真 王烨捷

责任编辑:李伊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