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坏照片”如何改变我们的审美

2019-09-24 | 微光来源: 守候微光

1966年,玛利亚Lee Friedlander/


孔斯琪/文


“拍不好的照片是很重要的。”(It's important to take bad pictures.)这句黛安·阿勃斯(Diane Arbus)的名言,近日被印在了美国旧金山现代艺术博物馆(SFMoMA)展厅的墙上。在这里,一场名为“不要!摄影与犯错的艺术”(Don't! Photography and the Art of Mistakes)的展览正在进行。展览展出了许多看似挑战了摄影规则的“失败”照片和历史上不同时期摄影作品评判标准的文本材料,试图探讨时代发展中关于“好”摄影和“坏”摄影定义的变化,以及人们的审美品味是如何改变的。


《为什么我的照片不好》,Charles M. Taylor, Jr.著,1902年。


在19世纪30年代,随着达盖尔银版照相法的发明,数以百计的“摄影指南手册”也随之出现。这些手册大都由当时所谓的“摄影专家”所撰写,其中详细地描述了构成一张好照片的标准是什么,例如黄金分割的构图和完美的操作技术等。但凡存在模糊、漏光或过曝等问题的照片都是失败的。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这些小册子传播着一种僵硬的正统摄影观念,在当时人们心中占据主导地位。


1937年,法国尼斯,英国人大道。Lisette Model/摄


到了20世纪20年代,这种情况开始改变。现代主义的出现,以及摄影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被认可,使更多人开始以更加实验性的方法进行摄影尝试。被誉为美国“现代摄影之父”的艾尔弗雷德·斯蒂格利茨(Alf Stieglitz)就是这种转变的有力推动者之一。1909年,斯蒂格利茨在《摄影话题7》(Photographic Topics 7)月刊上发表了一篇名为《12件不要做的事》(Twelve Random Don'ts)的文章,意在讽刺当时批评界一些所谓“专家”在摄影评判标准上的局限性。斯蒂格利茨的评论囊括了许多现代主义摄影师所采用的颠覆性方法,如曼·雷(Man Ray)和拉兹·莫霍利-纳吉(László Moholy-Nagy),他们故意运用一些技术错误来进行摄影创新实践。渐渐地,这些原本被认为是“糟糕”的摄影开始重塑人们的审美趣味。


1931年,曼·雷用“中途曝光”方式拍摄的自拍像。中途曝光是指在显影中途再曝一次光。这种技术使得图像会在阴影和高光的交界处形成一条清晰的轮廓线。


该展览由旧金山现代艺术博物馆的高级摄影策展人克莱门特·切鲁克斯(Clément Chéroux)策划,在接受《英国摄影杂志》采访时,切鲁克斯说,展览最初的设想是分为“主题错误”、“技术错误”和“摄影师的错误”三部分,通过不同的原因来探讨错误的问题。后来他认为这过于复杂,于是仅从技术错误的角度入手。展览以十几个小章节分别介绍了双重曝光、失焦、过曝、漏光等技术错误的概念,以及艺术家对利用这些错误进行创作的方式和他们对其感兴趣的原因。切鲁克斯认为,这些或是偶然、或是故意的“失误”,正是推动摄影历史发展的关键所在。


1929年,以赛亚(习作)。Maurice Tabard/摄

1958年,无题。Ralph Eugene Meatyard/摄

在今天的摄影创作中,双重甚至多重曝光的照片早已不足为奇,动态模糊成为一种暧昧的时尚,模拟胶片相机漏光效果的滤镜更是受到大众的欢迎。艺术的发展是如此不可预测,随着时代的变迁,那些曾经被认为是错误、失败的摄影技术,竟在如今成为一种风潮。曼·雷曾说过:“今天的恶作剧是明天的真相。”(The tricks of today are the truths of tomorrow.)这场展览意在向我们传达:随着社会发展和大众审美的变化,人们对摄影的评判标准早已变得不一样了。

2016年,马里兰州海茨维尔,选自一系列失败”系列。John Gossage/摄


尽管在今天数码摄影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似乎有能力消除许多技术上的错误,但艺术家们仍不断地尝试在创作中发掘“错误”的潜力。在展览的最后一部分展出了一些当代艺术家的作品,展现着他们对数字技术带来的”新错误“的兴趣。美国80后艺术家莎拉·奎纳尔(Sara Cwynar)在扫描一本介绍“如何获得一张好照片”的手册内页时刻意移动了书本的位置,使最后得到的扫描图像变得失真。这是一种利用数字技术模拟的“失误”,呈现出的视觉效果也十分有趣。


2013年,联络表中的女孩(暗房手册),2019年印制。Sara Cwynar/制作


但是我们也会看到,除了一部分勇于创新的“实验家”,规避错误、寻找一套通用的规则和标准依然是当下大多数普通人的追求。搜索引擎中类似“你不得不知道的10条摄影法则”的文章比比皆是,俨然是19世纪“摄影指南手册”的数字版,它们在今天仍然规定着大多数人该拍什么、该用什么拍、该怎么拍。那些违背了规则、看似不可理喻的烂照片,是否也可能成为明天审美趣味的源泉?也许答案正如著名批评家苏珊·桑塔格(Susan Sontag)所说:“没有不好的照片,只有没那么有趣、没那么相关和没那么神秘的照片。”

编辑:曲俊燕

作者:孔斯琪

责任编辑:曲俊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