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万元积蓄被抑郁症妻子捐光,慈善捐款应当如何“退钱”?

2019-09-26 | 快评来源: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近日,一则“55万元积蓄被抑郁症妻子捐光”的新闻,在社会上引发了不少关注,一时成了互联网上讨论热度极高的热搜话题。
一方面,作为这则新闻的“苦主”,苏先生的遭遇确实令人颇感同情,55万元的损失,任谁想来都会感到有些“肉疼”;但另一方面,背着丈夫捐出了这55万元的妻子张女士,却也很难让网友狠下心去指责,作为一名深受抑郁症困扰的精神疾患,其不稳定的精神状况对其造成的折磨是十分严重的。于是,面对这起当事双方在一定程度上都是“受害者”的事件,舆论的矛头自然而然地指向了接受捐款的慈善机构,而“捐出去的钱能否再要回来”这个话题,也迅速得到了舆论的高度关注。
尽管新闻刚刚曝光时,大多数受捐平台的回应,都表达了“已执行的慈善项目很难退款”的意思,但是,伴随着这则新闻的热度不断升高,截至9月26日,已有多家基金会承诺会向当事人一家退款,总额共计38万元,而剩余的17万元,也并非没有进一步索回的机会和空间。
这样的结果,在大多数关注这则新闻的人看来,都令人颇感宽慰。毕竟,在公众的朴素判断之下,这笔钱被捐出,本来就是一个特殊情况下发生的“意外”,并没有获得对这笔财产至少有一半所有权的丈夫苏先生的认可与同意。因此,基金会将这笔钱原路退返,相当于是纠正了一个根本就不该发生的错误,自然善莫大焉。
然而,与此同时,这一结果却也让部分关心慈善事业的人难免担忧:此例一开,未来是否会有越来越多的人以各种理由对其已经捐出的善款“反悔”?倘若这一担忧真的化为现实,慈善机构到时候又该如何公正、合理地处理这类要求呢?
就个案论个案,公众当然可以轻松地对这起“55万元积蓄被抑郁症妻子捐光”事件作出清楚的判断,毕竟,这起事件的前因后果,早被各路媒体报了个明明白白,其中几乎不存在任何模糊之处,要判断是非并不困难。然而,这却并不意味着与此相关的担忧就是杞人忧天——显然,当慈善机构在未来面对更多的类似争议时,我们不可能指望每一起事件都能得到媒体的详实报道,更不可能为每一场争议组建一个规模庞大的“网民陪审团”。
应当指出的是:大多数公众或许都能推己及人,设身处地地感受到“误捐”巨款给个人带来的负面影响,但与此相对,退还那些已经执行的慈善项目的相关款项给慈善机构带来的负担,却是大多数人都了解不到,也未必有兴趣去了解的。在这种情况下,自然会出现要求慈善机构承担“无限责任”,无条件退回一切争议性捐款的论调。然而,要求慈善机构承担“无限责任”,固然迎合了许多普通人的想法,但对慈善机构乃至慈善事业而言,却无疑是不公平的。而“所有争议利益归捐款方”的原则,显然也不可能适用于每一个特殊的个案。
归根结底,想要解决这样的矛盾,还是需要为此建立一套既有权威性,又有公信力的裁决机制。对此,社会一方面应继续推动慈善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与健全,努力让各种各样的慈善争议在解决时都能有法可依,不必靠“吵”分辨是非,另一方面也可以探索为此设立专门的调解、仲裁程序,以司法机关的权威为裁决结果护航背书。

作者:杨鑫宇

责任编辑:苍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