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岁长安街的不眠夜 感觉自己站在了历史中心

2019-09-29 | 快评来源: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作为第一批90后,我即将30岁,也即将迎来人生中第三次国庆大典。虽然这样表达有些渺小与宏大的错位感,但毕竟每一次新中国十周年国庆,我和她的关系都不尽相同,因此也在个人生活中构建起了某种历史维度。

1999年,我9岁,在五线小城的家中,是一个坐在电视机前观看国庆阅兵游行的孩子,一个完完全全的观看者、仰慕者。国庆大典上的一切似乎只是庞大的象征文本,模糊的记忆,只留下了对历史赞美诗一般的遗忘。虽然那时没有互联网这样的情感出口,不过对于9岁的我而言,即便有,我也只是“点赞收藏”。
作为一个小军迷,那年的阅兵又给我从军报国的热情添了一把柴火。此后,自己的每一步努力都奔着考军校的目标而去。2008年高考以后,我搭上了国防生政策的便车,有幸步入以前未敢想过的中国人民大学就读。
更未想到,2009年,我19岁,第二次和国庆大典相遇,就成为一名参与者。那年暑假,刚参加完为期一个月的加强版军训,回家还没来得及见老朋友,就接到返校参与重大任务的通知。连夜排队买票、和家人匆匆告别,一路上班级QQ群里一直在讨论,“难不成让我们参加阅兵?”“已经快9月了肯定来不及”……
回到学校,领到花束、祥云方巾、印有“我与祖国共奋进”的T恤衫,答案也随之清晰——我们参与的是国庆群众游行“北京奥运”方阵。由于前期进行合练的同学中有部分因故不能继续训练,作为有一定队列动作基础的国防生,成了不二之选。
时间紧迫,8月27日上午,我们第一次参加校内合练就被选为排面标兵,以引导标正步伐。暑热未尽,紧张的排练对于其他同学而言是考验,但对于刚在部队摔打过的国防生则不在话下。齐步走对我们来说是基本功,更大的责任不在于自身走好,而是努力带动引导其他同学保持整齐。特别是“北京奥运”方阵需要配合《我和你》的抒情音乐前进,双手相应做出规定的表演动作,这些都给合练带来一定难度。
演练很快进入倒计时。9月7日凌晨,参演人员经过严格安检前往天安门地区进行整体合练。是夜,我见到了一眼望不到头的巴士车队、轰鸣而过的重型武器装备、穿着各式各样服装的游行群众。我躺在长安街的路中央仰望星空,于漫长而没有黑暗的夜中等候出场,毫无困意。
现在回忆起来,似乎在夜色中更能让人感受到历史与个体之间的有效关联。我们虽然没有穿着庆典上的志愿者服装,花束还包着塑料纸,方阵中的花车也没有搭建完成,但这反而给人以思考的空间。对我个人而言,在此之前,历史一直存在于书本或影像中。就像我9岁时一样,我观看、敬畏,为其兴衰荣辱感到自豪或悲伤,但总感觉历史是历史,生活是生活,即便是从军报国的理想,个人化的东西也更多一些。而19岁那条未眠的长安街,让我开始感受到个人生活和国家历史的水乳交融,这种无可替代的经历,使我对胸前“我与祖国共奋进”这句话有了浓烈的感性体悟。
庆典当天,我和同学们一起在等候区高唱国歌,聆听阅兵式传来的问候与回应,仰视凌空飞过的战鹰。而之后的进场、行进、疏散,以及绚丽的花车、恢弘的音乐、挥手的奥运冠军、天安门城楼上的国家领导人,则像一列隆隆而过的火车,疾驰过东西华表间的96米,震撼心灵,加速呼吸。
有同学说,走过天安门前的那一刻,感觉自己站在了历史的中心。不得不说,对大多数人而言,参与国庆游行,这种具有现场感的历史体验,的确是人生中少有的荣耀时刻。我也毫不例外感到十分光荣,游行的道具、服装、证书等,都被我视若珍宝,收藏在家中。
但没有现场感,就代表我们没有处在历史之中吗?显然不是。然而要对之有真切的理解,却需要生活与实践。
2012年夏,我作为国防生,从校门直接迈入营门,保家卫国的使命感扎扎实实也落在了肩膀上。7年军旅生活中,我经历了基层的摸爬滚打,体会了机关的严谨细致,从事过多种多样的业务,执行过大大小小的任务,工作平凡,却有意义。
在这些看上去并不宏大的人生历程中,我开始体会到,2009年参与的国庆游行不仅是谈资、标签和荣耀,更是一种契机、源起和动力,它像母校“实事求是”的校训,也像新时代革命军人“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要求,鞭策我、激励我、指引我,用一名军人的使命担当和干事创业的具体实践,继续保持个人发展和祖国进步间的密切联系,努力创造出比参与国庆游行更为荣耀的成就。
2019年,我29岁,虽然不在首都,但很荣幸能作为人民军队中的一员,以守护者的身份祝福新中国七十华诞,见证恢弘的国家庆典。

作者:蔡啸天

责任编辑:杨鑫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