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严打黑中介,高压之外还得源头治理

09-29 13:46 | 评论+来源: 光明网

住房政策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9月26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王蒙徽公开表示,要大力发展和培育住房租赁市场,着力解决新市民等群体的住房问题。而据媒体不完全统计,下半年以来,陕西、北京、深圳、广州、合肥、南京、珠海、长春、南宁等9地相继出台住房租赁新规,通过增加房源供应、打击黑中介等手段,规范租赁市场。

上述地区出台的政策不约而同对准了黑中介,比如北京已经将黑中介纳入到了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开通“12345”打击黑中介投诉举报专线;陕西方面则规定,要定期公布违法违规从事住房租赁中介服务的机构和从业人员名单……这些措施的指向性很明确。

黑中介问题困扰房屋租赁市场已久,尤其是在一二线城市,租房成为多数人优先选项的当下,房屋租赁市场俨然成为了卖方市场。机构化的中介,和那些刚毕业的年轻租客处在不对等的博弈状态,由此衍生出种种乱象。比如发布虚假房源、违规收费、哄抬租金、恶意克扣押金租金、威胁恐吓承租人等等。

由黑中介引发的纠纷,在网上可以找到数不胜数的投诉帖子,它直接反映出这一民生议题的治理之难。这种困难,首先无疑是租房市场制度建设不够完备的结果。最典型的是,绝大多数房东和中介,都不会将房源和租赁合同主动备案,接受监管部门的监督,因此整个租房市场高度不透明。黑中介的一些合同欺诈、违规收费行为,正是信息不对称的衍生后果。

近些年来,很多地方都在尝试租赁合同网上签约备案制度,比如深圳和珠海的政策,就提到要及时准确登记出租、承租人信息、租金和租赁期限等信息。让租赁市场透明,消除黑中介的运作空间,备案登记无疑是第一步。

不过正如之前个税抵扣房租引发担忧所显示的,这一举措仍然需要解决备案之后谁来负担税收的问题。毕竟无论对房东、中介还是租客,如果不备案可以省去相关的租赁纳税成本,那他们一定会倾向于让房源在隐蔽的市场继续流通。

而且还得看到,黑中介之所以难治,除了市场管理制度层面的原因外,还在于房源的紧张增加了中介的话语权。卖方市场下,买方没有多少议价权,这几乎是任何领域都适用的市场经济规律。正是因为正规中介机构和个人的房源供给,远远无法满足租赁市场上的需求,大量的需求才外溢到黑中介身上来,这些黑中介也才有乱收费、恶意克扣押金的底气。

所以打击黑中介,除了要强化备案制度,让租赁市场透明化之外,还得从供给端增加房源的供应,改变租客的弱势地位。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下半年出台租赁规范的地区中,北京、珠海等城市都明确禁止隔断房,同时对个人居住面积进行了最低限制。这种手段是为了保证公共安全,减少群租的系统风险,提升租赁市场的品质。

但同时也得看到,它在客观上的确会造成房源的减少,对缺少足够支付能力的底层群体造成挤压。在这种前提下,要避免黑中介趁虚而入,更得加大公租房、廉租房等保障性房源的供应。像广州等地利用集体建设用地建设租赁住房,就是不错的试点方向。

不管怎么说,对于黑中介乱象,高压打击势态必不可少。而在高压打击之外,更多还得从源头着手,要通过营造更透明、买卖双方更平等的租赁市场,让黑中介失去生存的土壤。

作者:光明网评论员

责任编辑:王钟的